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社 会 | 综 合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国 际 > 正文
美国“阿片危机”暴露社会痼疾(记者观察)
2018-06-21 09:29     人民日报

    2018年4月11日,一名女子在美国华盛顿一座由2.2万颗雕有头像的白色药片组成的纪念碑前拍照,纪念因服用处方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的人们。  人民视觉

    2016年9月18日,美国民众在华盛顿示威抗议阿片类药物致人中毒死亡,要求国会提供11亿美元支持相关立法。  人民视觉

    2011年,美国驻伊拉克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斗生涯后,带着严重的创伤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他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战争中,患上了应激障碍症。  人民视觉

    阿片类药物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衍生物,能缓解疼痛,但长期服用可上瘾。在美国,阿片类药物上瘾和滥用已演变成“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甚至有媒体称其为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小小药片为何引发如此大的危机?背后暴露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悲剧频生——

    让全社会不堪重负

    28岁的罗伯特·科尔供职于阿肯色州布拉德福德健康服务中心,这是一家专门为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提供康复治疗的机构。罗伯特·科尔就曾是一位瘾君子。

    “在17岁时,我第一次接触阿片类药物,学名叫氢可酮,这种药物在美国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它甚至被叫做‘清醒茶’。” 罗伯特·科尔幼时母亲去世,因情绪低落开始服用药物。生活的不如意在服药之后似乎都消失了。而得到药物也易如反掌,只要对医生说自己身上有伤痛,医生就会开出一个月的剂量。

    从氢可酮开始,罗伯特·科尔陷入阿片类药物不可自拔,开始尝试毒性更强的氧可酮、盐酸羟可待酮等。“整个人身体极度虚弱,精神也萎靡不振。我开始封闭自己,也不敢出远门,因为一旦离家超过两个小时,我就会浑身不舒服,必须服用药物。”

    阿片成瘾带给罗伯特·科尔的不仅仅是身心上的痛苦,更让其背离社会。大学最后一年,科尔每天服用阿片类药物的开销已经达到了200美元,远远超出承受范围。“我开始偷窃朋友、室友的物品,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拿去换钱。大学毕业后,我继续过着这种颓废至极的生活。”直到上瘾的第六年,罗伯特·科尔才在父亲帮助下进入一所戒毒中心,经过两年努力成功戒毒。

    印第安纳州居民贝基·萨维奇是两个男孩的母亲。2015年6月14日,她的两个儿子参加高中毕业派对,因过量使用氢可酮和酒精而丧命。一次尝试,夺去了两个花季少年的生命。此后,萨维奇现身说法,向社会介绍阿片类药物的危害,“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自家的药柜,小小的药片有时会带走一条生命”。

    服用阿片类药物对医生来说只是一张处方,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一场悲剧,对整个社会更是难以承受的代价。

    美国社会对滥用处方药的青少年有一种说法,叫“嗑药一代”。据美国传统基金会估计,美国约3400万17至24岁的年轻人中,2400万人不符合入伍条件。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坦承,近3/4的年轻人达不到参军的最低标准,主要是因为药物滥用和肥胖等因素。

    美联储前主席珍妮特·耶伦将“阿片危机”与美国人劳动参与率降低联系在一起。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认为劳动力下降的所有原因中“阿片危机”占了1/4。

    阿片肆虐——

    导致最严重公共卫生危机

    本报记者近日到美国南部阿肯色州采访。这是全美阿片类药物处方量位居第二的州,阿肯色州禁毒署署长科克·莱恩说,该州居民每人年均服用80粒阿片类药物。2016年该州售出超过2.35亿粒阿片类药品。在过去18年里,阿片类药物销量翻了四番,同时这个人口不足300万的州因阿片类药物而死亡的案例增加了约300%。2016年因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死亡案例至少400起。

    把目光投向全美,情况更加触目惊心。30年来,美国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致死人数达35万。过量服用药物成为50岁以下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占了66%。官方调查数据显示,约260万美国人依赖或沉迷于阿片类药物。一些专家认为,实际人数可能超过500万。

    阿肯色州市政联盟执行主任唐·齐默曼和县政联盟执行主任克里斯·韦利尼斯都表示,阿片类药物的滥用给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市县监狱爆满,所谓的海洛因婴儿(即母亲是阿片类药物成瘾者,婴儿一出生即具有相关症状)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10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美国40%的12年级学生、28%的10年级学生和12.9%的8年级学生曾在过去一年里使用过某种违禁药物。

    克里斯·韦利尼斯说,年轻人服药成瘾后,医院的阿片类药物已经无法满足他们。这时候他们就会到黑市上去买,当经济上无法承受时,他们就会实施犯罪,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社会顽疾——

    存在巨大利益链条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患者和其他重症患者遭受极度痛苦时为缓解疼痛采用的手段,本应当被严格限制使用,如今在美国却唾手可得。“显然,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链。” 阿肯色州律师科林·杰根森说。

    之前,美国人常用的止痛药为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特点是不具有成瘾性,但药效较弱。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看到了这一商机,把目标锁定在羟考酮,一种在化学结构上接近海洛因的半合成阿片类药物,同时还开发出了对羟考酮的缓释技术(使得药效在体内缓慢释放,最长药效可达12小时),为这个阿片类药物起了一个全新的商品名——奥施康定。

    有报道称,为取得奥施康定的批准文号,该公司对美国联邦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展开强大公关攻势。相关内幕不得而知,但FDA在奥施康定的批准上的确是一路绿灯。1995年,奥施康定获得许可证。据披露,FDA内部力挺奥施康定的职员科斯蒂·莱特3年后离开FDA,加盟奥施康定的生产商,第一年年薪就高达37.9万美元。

    为推广奥施康定,生产商将营销对象扩大到了所有医生。其医药代表队伍从1996年的318人增至2000年的671人,最高时曾超过1000人。他们带着印有产品商标的各种小礼品和宣传光碟,穿梭于各大医院和诊所,向医生们介绍这个“突破性新药”。大批医生受邀来到亚利桑那、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等地的豪华度假山庄参加培训,吃住全包,其中还包括享受晚宴、温泉浴、打高尔夫球等待遇。许多人在接受培训之后被聘为“专业讲师”,在全美各地推广奥施康定,每做一次讲座可拿到500到3000美元不等的酬金。

    与此同时,阿片类药物在美国处方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因服药造成的死亡案例也不断增多。不少人指责奥施康定的生产商明知阿片类药物成瘾和过量服用危险,却刻意隐瞒。经过4年调查,联邦检察官要求联邦司法部以“涉嫌欺诈”的重罪起诉该公司3名高管。时任司法部刑事司司长费希尔明确表示,他们不支持起诉,希望通过辩诉交易寻求和解。

    2007年,和解协议达成,公司3名高管接受了涉嫌不当营销的较轻罪名,并缴纳了6.345亿美元罚款。罚款数目虽然不小,但该企业一年的营收即超过30亿美元。参与该案的联邦检察官布朗利表示,除了和解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案件陷入了该公司“无限社会资源的持续干扰当中”。

    美国司法部参与该案的数位官员反思后认为:和解协议是一个错误,失去了扭转阿片类药物蔓延的一个机会。

    应对无力——

    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

    今年3月下旬,阿肯色州市政联盟和县政联盟代表全州215个城市和75个县将普渡制药、远藤制药和强生公司等52家阿片类药物制造商及其他13家分销商告上法庭,指控这些制造商涉嫌虚假宣传并要求其为服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死亡和公共卫生开支负责。

    阿片类药物生产企业态度强硬,认为自己在推广阿片类药物方面的行为是合适和负责任的。药物说明书中也提供了有关风险信息。

    美国联邦政府日前提出了应对阿片类药物成瘾危机新计划,主要措施包括切断非法阿片类药物供应,针对某些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引入强制性最低刑罚,扩大药瘾治疗和康复计划的覆盖面,对某些贩毒分子处以死刑等,目标是未来3年内将阿片类药物处方减少1/3。

    然而,政府的相关提议一出台,就遭到抵制和质疑。药企发动强大攻势,指责有关死刑的提议违宪。美国缉毒局相关官员表示,治理“阿片危机”是在解决一个无需解决的问题。有媒体报道称,药店、制药商、监管者、立法者在导致阿片药非法使用方面作用一致,甚至属于“共谋”。

    有专家指出,联邦政府近期至少需要拨出450亿美元,才能在治理“阿片危机”方面有所作为。但这笔资金目前毫无着落。相比之下,2018财年美国军费涨了540亿美元。有专家称,联邦政府与国会如果真要解决这一问题,是拿得出这笔钱的。但问题不是缺钱,而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

    机制弊端——

    危机折射体制失灵

    “如果我今天再写《西方的衰落》这本书,我会专门加上阿片药物危机这一章节,就讲美国公共健康危机。” 《西方的衰落》作者、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尔·弗格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尼尔·弗格森认为,“阿片危机”并非完全是制造商的责任,更多的是美国医保体系的问题。“整个医保体系严重失序和破碎,亟须进行改革。”弗格森说,奥巴马政府对医保体系进行了改革,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只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一保险体系,而这一体系本身存在缺陷。“如果要重新设计美国医保体系,必须另起炉灶。在目前政治体制下,我还看不到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出现下降。比如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降到76.1岁,这在发达国家中属于罕见现象。重要原因在于“嗑药一代”拉低了指数。有社会学家指出,美国青少年中有不少沉湎于电子游戏、虚拟世界,缺乏上进心,对于大麻、上瘾药的抵制能力日益弱化。

    此外,美国过去数十年陷入多场战争,伤残退役军人数量众多,他们遭受着长期慢性疼痛的折磨,导致阿片类药物相关死亡人数的比例过高。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退役军人死于阿片类药物过量的几率是普通人口的两倍。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安格斯·迪顿等学者指出,“阿片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体制未能让蓝领阶层适应全球化进程与自动化浪潮,它与40年来中产阶级薪水停滞、蓝领阶层的萎缩、劳动参与率降低等密切相关,更多反映的是社会体制失灵。“过去40年的历史证明,要想改变这些现状难上加难。”(本报驻美国记者 章念生 张梦旭)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1日 23 版)

    【采编 郑强】原标题:美国“阿片危机”暴露社会痼疾(记者观察)

相关新闻:
星耀潼南
潼南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农村 ...
一江穿城幸福相伴
我与国旗合影 我为祖国点 ...
喜迎瑞雪 潼城小伙伴玩嗨 ...
银装素裹下的潼城
另类合影
勤劳的双手
传说中有这么多地方 被称 ...
帅气尹正撩小黄鸭 时尚写 ...
潼南美女时尚街拍 速度围 ...
女大学生竞聘空乘 外语特 ...
数字报二维码
潼南微发布平台
APP新闻客户端
潼南网二维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尤枣”:诚信为底 品质为王 畅销中国 ...
尤良英,为何要自己代言“尤枣”?“尤枣”为何受到众多客户青睐?今天,请跟着记者一探究竟![详细]
潼城故事
谭继生 谭世福:从“赤脚医生”到“家庭 ...
赤脚医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大多数的60、70后眼里,“赤脚医生”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字眼。一个药箱、一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村规民约促“村民自治”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
·走路别当“低头族”
·做细做实民生实事
·从周恩来请工作人员吃饭自掏腰包想到的 ...
·消费扶贫助贫困户增收致富
·生态兴 则文明兴
乐享生活
·冬季上火大多是饮食不当!养生应该这样 ...
·高血压患者不能“重口味”
·查血脂前有哪些禁忌?四类人调脂药不能 ...
·视力差的老人注意增肌
·做到这三点,你的选择困难症就有救了
·日常保健五大要穴 推荐缓解腰痛最佳动 ...
·寒冷来袭!一粥一汤能温补 七类食物助 ...
上了年纪,耳朵听不 ... 冬季上火大多是饮食 ...
常运动,耳朵灵 看看你家娃睡饱了没 ...
小寒养生,学套拍手 ... 三道药膳助你控制体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传媒集团)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