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佛镇:合力攻坚拔穷根 脱贫增收奔小康
脱贫攻坚让渴望幸福的贫困户看到了希望,迎 来 了 曙光。卧佛镇党委、政府用充满亲情的肩膀和浸满汗水的双手,托举着大爱之犁,带领贫困户辛勤地耕耘,使他们收获喜悦和幸福,也见证了该镇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默默奉献的底色。
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镇 街 > 正文
卧佛镇:合力攻坚拔穷根 脱贫增收奔小康
2021-01-12 10:40    潼南网

核心提示:

脱贫攻坚让渴望幸福的贫困户看到了希望,迎 来 了 曙光。卧佛镇党委、政府用充满亲情的肩膀和浸满汗水的双手,托举着大爱之犁,带领贫困户辛勤地耕耘,使他们收获喜悦和幸福,也见证了该镇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默默奉献的底色。  

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打通了脱贫致富“脉络”;  

一个个产业合作社,拓宽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渠道;  

一座座新建的农村房屋,让脱贫户脸上溢满了笑容;  

……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从巍巍天台山下到悠悠复兴河边,卧佛镇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  

庄严宣告,责任在肩。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卧佛镇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集中力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高位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如今,随着群众稳定脱贫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卧佛镇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更足,必将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产业发展增收入

“老陈,你这个月工资领得多哦,今年过年好好办几桌。”“陈老头,你可以哟,今年在基地赚安逸了。”近日,记者来到卧佛镇玉蕉村的花椒基地里,看见几位村民围在一起,开起了脱贫户陈登厚的玩笑。原来,当天是基地发工资的日子,玉蕉村1社的陈登厚领到了当月的工资。  

陈登厚今年68岁,家里年迈的母亲今年已经95岁,因自己右眼残疾,几十年来一直在家务农,生活过得紧巴巴。在卧佛镇实施脱贫攻坚后,他被村里确定为了贫困户。“子女小的时候确实很辛苦,子女读书、成家要用钱,老母亲身体又不好,处处都要开支,自己眼睛又有残疾,外出打工别人都不要,只能在家里种几亩地,一年到头还欠账走。”说起以前的苦日子,陈登厚至今记忆犹新。

玉蕉村委会主任刘平告诉记者,陈登厚右眼从小就看不见,眼看着两个儿子成了家,日子有了好转,可大儿子在外打工的时候,一颗钉子“跳”进了眼睛,成了和他一样的“残疾人”,本就贫穷的家庭可谓“雪上加霜”。  

如何让陈登厚一样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了卧佛镇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习总书记曾说过‘发展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所以如何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到村里来发展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卧佛镇党委书记周兴文介绍,经过多次对接,我们引进了重庆莱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玉蕉村发展花椒种植。

为充分发挥产业的带动效益,卧佛镇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入股参股、个人发展种植或进基地务工。一方面通过土地流收取租金,入股参股年底分红,使贫困户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还可就近解决就业问题,让贫困户进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此外,借助产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餐饮业增加收入。  

在扶贫工作中,卧佛镇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周兴文介绍,卧佛镇坚持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了优质药材、姜椒种植、特色经果和精品种养4个产业带,现已流转土地16374亩,其中:优质药材产业带3532亩,姜椒种植产业带3879亩,特色经果产业带3776亩,精品种养产业带5187亩。同时,加强产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整合资金向龙头企业、股权化量化和吸纳贫困户稳定就业的产业倾斜;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入股方面,积极引导贫困户流转土地229户614.689亩;积极介绍贫困户到当地企业务工,解决就业79人;积极帮助贫困户土地及资金入股,入股12户26.7亩土地和14.4万元资金,多方面增加贫困户收入。

技能培训促就业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区里为我们组织的免费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现在我在医院给新生儿做护理工作,每个月能挣6000元左右。”昨日,唐绍芬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激动地说。  

唐绍芬,曾是卧佛镇新都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1月18日,她参加了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的育婴员中级培训。培训结束后经重庆福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推荐,在3月初前往区妇幼保健院实习,于当年4月17日调往丰都县人民医院工作。工作以来,第一个月工资2500元,第二个月4500元,第三个月5500元,现在工资已经达到每月6000元左右。

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众缺乏知识、技能和信心,给钱送物短时间内见效快,但缺乏可持续性,扶贫重在扶志。我区通过持续开展技能培训,让每一位贫困人员都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彻底告别贫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卧佛镇通过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举办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引导参训群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帮助培训者拓宽创业就业渠道,提高家庭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在做好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卧佛镇通过贫困户积极上报,村两委推荐确定,该镇当前共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18个,其中贫困户有92人,占80.0%;开发护林员岗位51个,其中贫困户有48人,占94.1%。实现“安置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稳定的就业才能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周兴文介绍,该镇为贫困户打通就业渠道,优先提供外出务工便利。通过及时发布就业相关信息、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加强输入地有效对接,通过贫困户返工复工服务工作等方式加快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019年,卧佛镇区县外务工1310人,当前已外出务工人员1531人,同比增长16.8%。

智志双扶拔穷根

“当贫困户的滋味真难受,幸好有帮扶干部帮我和妻子在厦门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让我们一家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横房村已脱贫群众云刚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以前,云刚和妻子一直在家务农,生活来源主要靠一亩三分地,再加上3个子女都上学,开 销很大,一家人生活很困难,成了村里的贫困户。穷则思变,云刚主动找到村干部、帮扶干部,道出了自己想尽快脱贫的想法。

“因学致贫是云刚一家贫困的关键所在。如何选准脱贫突破口,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区委统战部驻横房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肖洪刚说,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写人生,家里有3个学生,是暂时的困难,但也是云刚一家的优势所在,如果能将短板转化成优势,就会给家里带来转机。  

有了这一思路后,肖洪刚积极动员云刚和他的妻子参加镇里举办的劳动技能培训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培训结业后,肖洪刚又通过各种关系,帮云刚两口子联系到了工作,去厦门工地做焊工、扎钢筋,一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帮助云刚的3个孩子落实教育扶贫政策,3个孩子都享受到了学杂费减免、生活费补助等相关政策。“我的大女儿即将大学毕业,二女儿云雪和儿子云川正在上中学,成绩都很不错。”云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外面打工虽然累一点,但是收入还不错,而且3个孩子也算争气,我们两口子在外面打工,累点苦点都值得。”  

“贫穷并不可怕,况且贫穷只是暂时的。常言道‘穷则思变’,穷了就要想办法摆脱贫困,当然不是找政府要、等政策、靠干部,自己要有奋起直追、努力奋斗的想法和干劲。”云刚信心十足地表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户早日脱贫,云刚去年春节回家时碰到贫困户,就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还把一些贫困户介绍到厦门的工地去务工。  

“我们一家能过上好日子,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爸妈时常教育我们,以后一定要有一颗‘投之以桃,报之琼瑶’的思想。”云刚大女儿云敏说。

“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卧佛镇始终坚持政府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定期开展志智双扶,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我脱贫我光荣”的观念,激发贫困群众志气、提振贫困群众信心,彻底拔掉“穷根子”。  

如今,在“志智双扶”工作中中,卧佛镇已经涌现出一批排头兵、先行者。例如,天台村的薛吉友母亲生病在家,妻子在家务农,大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小儿子正在读小学。面对压力,他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依靠精准扶贫的政策东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养鸡鸭、种中药材,勤劳苦干,终于凭着自身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为了挖掘培养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卧佛镇定期组织举行贫困户故事讲评会,推选出一批脱贫示范户,用身边事教育、带动身边人,用生动鲜活、带着泥土芬芳的典型和经验,让贫困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引导贫困户激发脱贫斗志、增强致富本领。  

“下一步,全镇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全面补齐短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作出应有贡献。”周兴文铿锵有力的声音,展现了卧佛镇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全媒体记者 徐旭)

【责任编辑 郑强】

相关新闻:
雾绕潼城宛若仙境
我区城市品质提升进行时
冬日暖阳,你好!
“文旅e家”助力美好生活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你好!潼南音乐百花园!
潼南,又有一个公园预计年前建成开放!小伙伴,又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啦![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在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中育新机
·提升思维能力,决战脱贫攻坚
·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
·选好基层“带头人”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高质量发展应有高质量服务
乐享生活
·冬季开窗通风次数减少 居家清洁消毒做 ...
·手机不离手,成了“低头族”?这3个动 ...
·冬季常见感冒五大误区
·高血压有这些特点,提示“可被治愈”
·主食吃的越少越好吗?易口臭、疲劳
·
寒潮来袭 清晨更易触“冻”脑梗
·新冠疫苗接种时要注意什么?北京疾控给 ...
吃过多“垃圾食品” ... 吃杂粮少犯七个错
走路没劲儿,要查下 ... 突然听力下降伴耳鸣 ...
今日小寒!一年中最 ... 专家解读儿童青少年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新闻中心(潼南报社)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