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引领带动 供给不断丰富 前三季度数据亮眼 重庆文旅产业交出靓丽成绩单
如题
新闻热线:023-44579009 投稿信箱:tnxwzx@cqtn.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  时政 社会 综合  | 专题镇街 部门 外媒   |  酒店 美食 旅游   |  生活 求助 公告   | 视频 |   小编行 听新闻 潼城故事   | 图片 |   数字报 手机报 看潼南APP
走廊引领带动 供给不断丰富 前三季度数据亮眼 重庆文旅产业交出靓丽成绩单
2024-11-18 17:13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9%、7.3%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接待国内游客3.3亿人次、入境游客76.2万人、实现游客总花费35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22.4%、15.7%

■截至目前,重庆文化旅游经营主体已突破19万家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接待国内游客3.3亿人次、入境游客76.2万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355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22.4%、15.7%,文旅产业迸发出强劲动力。

在靓丽成绩单背后,重庆文旅产业有何秘诀?

“聚焦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引领带动,共建川渝文旅统一大市场,是我市文旅产业主引擎之一。”11月16日,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2022年以来,川渝两地全面构建起“1+3+N”体系,组建文旅企业等合作联盟36个,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03份,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如,共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新突破;“川渝通办”文旅证照审批实现扩容提速,创新推动“川渝阅读一卡通”,实现两省市125家公共图书馆、3000万册图书通借通还。

实施巴蜀文脉赓续工程,“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联合推进川渝宋元山城体系、川渝盐业遗产、蜀道申遗工作;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嘉陵江旅游风景道、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带等建设取得新突破。

共同创建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共同筹备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持续举办“成渝国际戏剧双城记”、川剧节等重大节会活动,推进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繁荣发展。

联合开展了巴蜀文旅国际国内推广活动,推动川渝文旅品牌火爆出圈;打造“资足常乐”“点石成金”“七星揽月”等一批“长红长新”品牌,评选发布“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1000余个,共同推出世界遗产、长江上游黄金水道等主题精品线路70余条、国际潮流消费新场景65个,开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题列车500余趟,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等系列推广活动,使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除了高质量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外,我市还持续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供给,串珠成链培育形成以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多彩风情武陵等重庆文旅的名片,打造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17条,进一步释放了文旅消费动能。

以世界山水都市为例,我市通过实施规划引领、产品培育、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品牌推广等举措,推动山水与人文、现代与市井相融合,发展壮大都市旅游,培育形成集遗产古迹、魔幻都市、烟火生活、城郊休闲等于一体的产品体系。今年前三季度,都市旅游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并先后入选“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向往之城”。

具体举措包括:不断丰富两江四岸休闲游憩功能,提升“山水城桥”立体景观,长江索道、洪崖洞、滨江路、江滩公园、山城步道等热门景点,每年吸引亿万游客。

不断升级夜景灯饰,提升夜间旅游氛围,培育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等五夜业态,建成弹子石老街、大九街、龙门浩老街等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让游客在灯火辉煌中享受不夜生活,连续三年居“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

推动旅游与美食融合,开展旅游美食评选,推出以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为代表的“渝味360碗”美食,培育美食体验店182个、示范店38个、旗舰店9个、美食街区6个,让百菜百味飘“香”更远。

实施温泉集群化发展,以统景温泉、南温泉、北温泉、融汇温泉、东温泉等为代表的“五方十泉”滋润着重庆的四季,每年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正加快释放“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效应。

把演艺植入旅游行程,推出《极限快乐SHOW2》、江畔音乐会、剧本娱乐体验等多种形态产品。前三季度,我市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56场,同比增长47.4%;演出观演人数89.1万人次,票房收入7.3亿元,拉动消费29.2亿元。

“截至目前,我市共提质打造5A景区12家,增速全国第一;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15个,列西部第一、全国第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喜人。”该负责人称。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   

编辑 李珊珊

编审 王   鹏

监制 李川莲

相关新闻:
看见·潼南 | 绿野栖城 ...
看见·潼南 | 春日专 ...
看见·潼南 | 花田绮 ...
看见·潼南 | 花丛跃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掌心潼南》
    新闻客户端
    《掌心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掌心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3月起,潼南这些区域全面禁钓!鱼竿收好 ...
钓鱼爱好者们注意啦!禁钓期即将到来,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禁捕水域全面禁止垂钓快把你的“竿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潼南区“兴乡专家团”首批试点镇街基本 ...
·潼南区2025年“兴乡专家团”报名表 ...
·“我申请下河救援”,舒稼铭,好样的! ...
·别让“黑心棉”寒了消费者的心
·借哈尔滨亚冬会之光照亮文旅经济新路径 ...
·全民共筑长城:国安教育亟需下沉与创新 ...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给国漫 ...
乐享生活
·@职场人 这份“职业紧张”自救指南请 ...
·暑热盛行 这6类人群需谨防热射病
·孩子“呼吸性碱中毒”又上热搜!急救专 ...
·古老智慧缓解脾胃虚寒型腹痛的绿色疗法 ...
·中医(风湿)科专家为您解读:类风湿关 ...
·“文化+”激发消费新活力
·创新药研发,需以源头创新为驱动
超市几块钱一袋的巴 ... 做完近视手术不能运 ...
展望2025 乘势 ... 开学季到来 注意防 ...
“哪吒”电影里的中 ... 脊柱错位到底是咋回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举报电话:023-87281015 举报信箱:tnxwzx@cqtn.com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612688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2012-2023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中国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