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牵引,紧扣“现代化”“国际化”,强化改革创新和探索未来乡村两大动力,加快潼南农业大区变为农业强区,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

▲柏梓柠檬基地。
突出规模化,打破“小农经济”“小块经营”零散化、碎片化发展现状,大力引育龙头企业、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以大企业大项目带动规模化生产,全链条发展柠檬、蔬菜、油菜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突出基地化,大力发展种养殖基地,新建一批特色种植基地,建设一批生态渔业养殖基地。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布局生物育种、航空育种基地,建成国民油料基地。
突出品牌化,做好“土特产”文章,叫响“潼南有种”“潼南有渔”“潼南有礼”,大力培育提升潼南特色农产品品牌,放大潼南柠檬“一链成群、双料冠军、三科领先、四海有名”优势,努力打造中国柠檬第一品牌。
突出平台化,加快建设重庆农科城、重庆市现代种业创新基地、成渝中央厨房产业园、全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四大战略平台”,打造长江上游种业高地、成渝中部加工高地、粮油储备保供基地。
突出数字化,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牵引,加快构建乡村数字化治理、乡村数字惠民服务、乡村数字文化融合发展、智慧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四大体系”,探索建设未来乡村。
突出国际化,以马来西亚“潼南柠檬馆”开馆为契机,“走出去”“引进来”并重,推动潼南农产品更好走向世界。同时,要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实施好“1+7”行动方案,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