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下称:品促中心)在两江新区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永久落户两江新区的国际化非营利性组织。
▲5月24日,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成立大会举行。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据了解,品促中心将持续开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研究、培育、评价、提升、推广与合作等业务,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升级壮大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月24日,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成立大会,以务实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品牌高质量发展圆桌对话举行。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不过,品促中心为什么会落地两江新区,将如何推动“重庆造”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竞逐全球市场?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品促中心成立恰逢其时
回顾品促中心的“来时路”,2个重要节点值得关注:
早在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就在北京成立,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品牌领域标准建设、评价研究、国际合作、平台搭建等工作,旨在汇聚优质资源,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2024年5月12日,两江新区与工信部装备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际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心揭牌。
为什么要在全国成立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并在重庆落地品促中心?
可以说,这是大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同比增长约25%,首次占全球汽车市场20%以上,全球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稳定增长,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趋势明显提速。
其中,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已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稳居全球首位。
不过,巨大的基数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处在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的过渡期,品牌建设还存在缺乏世界一流的品牌愿景、忽视品牌长期主义、在海外缺乏协同默契等短板。”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苏波表示。
应当看到,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加速、竞争格局深刻演变的关键之时,品牌建设已成为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关键,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为此,中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为载体重点开展新能源汽车品牌领域标准建设、评价研究、国际合作、平台搭建等工作。
作为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的支撑机构,品促中心在重庆成立也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为培育新能源汽车国际知名品牌提供了重要平台。
据了解,重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重镇和中欧班列起点城市,与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的重要阵地,2024年重庆出口汽车达到47.7万辆。
“特别是,重庆已形成以两江新区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品牌培育提供了肥沃土壤。”苏波表示。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不仅是产品出海,更是品牌出海。”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黎表示,品促中心将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全球,打造成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枢纽平台。
彰显“重庆造”竞逐全球雄心
品促中心落地两江新区,不仅基于区域产业的坚实底气,更彰显“重庆造”驰骋全球的雄心。
作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主阵地,2024年,两江新区汽车产量125万辆,总产值近25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超过了55万辆,占重庆总产量的58%左右,成为两江新区的一张“金名片”。
当前,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已形成“一核两群六园”产业布局,构建“总部型研发+整车制造+核心配套+汽车批售+应用场景”全链条发展格局。
比如,在研发端,两江新区拥有以长安汽车、赛力斯为代表的世界级整车研发平台,以博世、麦格纳、恩智浦为代表的零部件研发平台,推动中汽研与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湖南大学重庆研究院开展汽车核心零部件协同攻关,重庆储能技术与装备研究院联合大江美利信开发车用镁合金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协调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等为本地零部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在整车制造端,两江新区已集聚多家头部车企,赛力斯问界系列,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启源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门车型。其中,位于两江新区的赛力斯超级工厂超3000台机器人分工有序,关键工序已实现100%自动化,100%质量自动化检测,率先应用了行业领先的万吨级一体化压铸机,以及行业首创港口级无人物流运输,成为全球标杆级智慧工厂。
在核心配套端,两江新区聚集核心零部件企业200余家,拥有以安道拓、大陆、联合汽车电子、延锋、信质等为代表的核心供应链企业,加速推动利龙中宝智能座舱等项目顺利投产,未来黑科技HUD产品累计出货量已突破50万台,KS车BU、延锋智能座舱、九洲电驱等优质补链延链项目有序落地。
此外,两江新区还汇聚了以中国汽研为代表的国家级检测研究院,持续鼓励软信企业以车用场景需求为牵引,开发娱乐、生活、支付等车载应用场景。
在产业全链条的强力托举之下,当前,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竞逐全球步伐锐不可当。
5月16日,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也是央企在海外投产的首个新能源整车工厂。按照计划,长安汽车未来将在海外投资超100亿美元,实现年销120万辆,投放60款全球车型。
去年10月,一辆问界M9从两江新区出发,翻山越岭,横跨亚欧大陆1.5万公里,出现在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国际车展上,开启欧洲之旅。目前,赛力斯已在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拥有超过300家经销商。
而本次品促中心的落地,则可补足重庆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这关键一环,加速完善产业生态,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竞逐“星辰大海。”
在国际品牌塑造上大显身手
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并非一帆风顺,想要在全球市场“虎口夺食”也并非易事。
中国品牌促进会常务理事姚承纲分析,当前全球化遭遇阻力,不少地区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在欧洲、日韩等汽车工业强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建设仍需“一域一策”,重庆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仍任重道远。
而品促中心,就可大显身手。
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与促进中心理事长李方正介绍,品促中心将拿出七个方面成果,比如建立一个智库,为行业输出品牌思想洞察,为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专报等关键成果;要编制新能源汽车品牌路线图,编制系列品牌评价标准;要培育新能源汽车品牌大会,打造专属IP,讲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故事等。
未来,中心包括北京和重庆2个团队,双方将彼此协同支撑。
比如,品牌研究方面,品促中心将在品牌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学术理论、国际化等方面,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并输出相关成果,为汽车品牌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为品牌方提供赋能服务和顾问咨询。
在品牌评价方面,品促中心将系统性研制新能源汽车品牌标准体系,研制新能源汽车品牌重点标准规范,开发相关评价模型,开展新能源汽车品牌等标准应用研究与行业赋能工作,组织实施品牌评价工作。
在品牌促进方面,品促中心将从新能源汽车品牌全周期关键要素推动品牌建设与发展,联合相关方共同讲好新能源汽车品牌故事。
在国际合作方面,品促中心将推动全球汽车品牌标杆企业经验赋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向全球推广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秀企业、优质产品、先进技术与领先之道;推动新能源汽车国际互检互认、品牌合作交流与互鉴发展。
蓝图既成,实干为要。5月24日,品促中心成立大会上,品促中心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开启全球首个《世界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指数》研究,将首次以全面、系统、专业的视角展示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全貌,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品牌建设提供重要指引,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