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推动学习走深走实
我区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挖掘和充分用活红色资源,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推动全区上下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让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综 合 > 正文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推动学习走深走实
我区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04-15 10:49    潼南网

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现场。

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挖掘和充分用活红色资源,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推动全区上下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让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日前,区人力社保局在杨闇公烈士陵园开展“学习百年党史、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教育活动,深切缅怀先烈,从革命先辈英雄事迹中感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在杨闇公烈士塑像前,全体成员举起右手,面对鲜红的党旗,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遗志,追忆峥嵘岁月,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闇公烈士鞠躬致敬,庄严肃穆的仪式将红色基因融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血液中。

“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历史。闇公烈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深感震撼。”区人力社保局机关党员胡江激动地说,做为一名人力社保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以磨灭方休的马掌铁精神为指引埋头实干、努力奋斗为建设美丽潼南做出自己的贡献。”

潼南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杨闇公烈士陵园、杨闇公烈士旧居,杨尚昆陵园、杨尚昆故居,潼南第一个党支部遗址永绥祠,双江起义遗址禹王宫等一个个红色景点耳熟能详。据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每天到杨闇公杨尚昆景区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群众都在一万人以上,成为游客了解历史、缅怀先烈、坚定文化自信的所在地。

“潼城潼心”理论宣讲队队员陈秋帆介绍,为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今年3月,潼南组织老同志、老党员、退休教师、志愿者、红色讲解员组建“潼城潼心”理论宣讲队,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党史故事微宣讲,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把奋斗精神继承下来。“我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宣讲队员,我一定要去用心用情地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也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我们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不断鼓舞着人们奋勇前进。”陈秋帆说。

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现场教学、互动体验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重温党的历史。在历史的足迹中实现心灵的升华、灵魂的洗礼,从而推动我们潼南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史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用行动为群众办实事。我区还以清单化的方式明确了15件重点民生实事,集中力量办理解决一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切实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 唐苠涵

【责任编辑 郑强】

相关新闻:
雾绕潼城宛若仙境
我区城市品质提升进行时
冬日暖阳,你好!
“文旅e家”助力美好生活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这就是 绿色的潼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理念,在潼南大地处处绽放............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百年百事·潼南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踏 青 ,请 带 上 文 明
·多一份文明,多几缕书香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在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中育新机
·提升思维能力,决战脱贫攻坚
乐享生活
·中国正式获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
·文创雪糕要美,更要美味
·夏日炎炎,记得给家中空调“洗澡”
·止咳“神药”复方甘草片 还真不能随便 ...
·夏季虫咬 当心皮炎爬上身
·数字人民币 支付新体验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多部门密集出手“稳 ...
关于小龙虾,这份提 ... 预防儿童“溺水”家 ...
今夏吃冷饮,吃的是 ... 健“识”早知道 老 ...
在外就餐如何低盐少 ... 炎夏“君子菜” 个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新闻中心(潼南报社)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