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我区全力构筑高水平改革开放重要节点
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发展的动力源。要坚持从潼南实际出发,对外争取、对内放活,善于运用市场理念、资本力量、法治思维,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综 合 > 正文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我区全力构筑高水平改革开放重要节点
2022-01-13 10:09    潼南网

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发展的动力源。要坚持从潼南实际出发,对外争取、对内放活,善于运用市场理念、资本力量、法治思维,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实践一再证明,过去四十多年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要实现区委“1356”发展蓝图,必须紧紧依靠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只要我们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就一定能激发更多活力、增强更大动力。

改革开新路,开放拓空间。为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构筑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节点,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我区相关部门和重点镇街如何提高认识、明确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为此,潼南日报记者特邀区国资委、区商务委、区招商投资局、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和双江镇主要负责人做客潼报圆桌会。

副区长、区国资委主任廖世祥:着力“四个聚焦”深化国企改革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区国资委将履行好国企出资人职责,紧紧围绕深化国企改革这个主线,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着力“四个聚焦”,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一是聚焦国有资本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统筹整合两地资产、资金、资源优势做大川渝遂潼集团,探索国企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11家区属国有企业将全面“瘦身健体”,并为其“量身定制”18项主营业务和10余项新业务,切实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二是聚焦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着力破解国企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国企改革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厘清国资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管委会与区属国有企业间的关系,建立公开透明的补偿机制,坚决防止行政决策代替企业决策、行政指定企业经营性投资项目、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等行为,推动国企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三是聚焦国企债务管控,妥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对存量的公益性债务,厘清债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化解方案分年度有序化解。科学管控经营性债务,规范企业投融资行为,严防随意新增债务,强化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要求各企业严格执行“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60%、债券余额不能超过带息负债的50%”规定,确保不出现金融性系统性风险。


四是聚焦提升国企党建新质效,铸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锻造担当实干国企队伍,选聘一批懂企业、会经营、善管理,能准确把握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的人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区商务委主任郑果:四 个 推 动 助 推 经 济 发 展

区商务委将以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抓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方针,聚焦开放平台、开放产业、外资外贸、开放环境四个方面全力推进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一是推动开放平台协调发展。推进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落地见效,争创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推进与两江新区、高新区等国家级平台和周边开放平台间要素共享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互通。完善海关潼南工作站业务功能,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提高通关效率。

二是推动开放产业聚集发展。抢抓RCEP生效契机,以进口分销体系建设为抓手,带动东南亚水果进口,逐步形成渝西川东食品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增强本地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加快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柠檬)建设为抓手,带动柠檬、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直接出口。积极组织参加“进博会”、“西洽会”等国家性展会,办“国际柠檬节”等本地展会,带动当地企业、产品“走出去”,吸引外资优质项目“走进来”。

三是推动外资外贸创新发展。以智慧物流园建设为重点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以电商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启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助推中小企业产品“出海”。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为突破点,聚焦商贸服务、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探索创新,拓展外贸转型升级新渠道。

四是推动开放环境共抓共享。全方位宣传潼南的开放政策和开放环境,推动形成崇尚开放、共抓开放、全域开放的氛围。加强与德国林特尔恩市国际友城合作,充分发挥它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两城在经贸、科技、教育等方面合作。

区招商投资局局长张琦:六 举 措 提 升 招 商 引 资 质 效

区招商投资局将对标对表找定位、扛责任、抓贯彻、求实效。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抓招商。未来五年签约项目正式合同额、到位资金额年均增速努力保持在10%以上,签约项目正式合同额五年累计达到40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占比达到60%以上,投资转化率达到25%以上。

二是优化整合力量抓招商。充分发挥好各招商责任单位信息捕捉、各招商组项目持续跟进、各产业链专班专业支撑和推动项目精准落地的“主力军”作用,一并出台激励措施,发动全员招商、全面招商,调动各部门各镇街招商多个积极性。同时,研究建立机制,推动各招商责任单位、各招商组、各产业链专班之间的有效融合、有序衔接,提高配合默契程度,加快构建起全区联动招商新格局。

三是巩固拓展渠道抓招商。要主动“走出去”,提高招商出勤率和活跃度,多层次、多维度织密网络,捕捉信息和商机。要注重“沉下去”,帮助现有企业以资源引资产、以存量引增量,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头部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促成产业集聚。要善于“钻进去”,绘好产业图谱、招商图谱,发扬“四千”精神,主动出击,实施定向开发招商,推动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四是突出招大引强抓招商。聚焦500强企业、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等,有效开展对接,采取超常规的思路和举措,汇集最优势的资源和政策,组建专班、制定专案、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攻坚战,力求尽快取得突破。

五是优化完善机制抓招商。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上,画好“同心圆”、打好“组合拳”,持续完善联动招商机制,切实规范研判联审机制,统筹用好综合调度机制,严格执行依法退出机制,注重改进督查考核机制,推动完善审批服务机制,强力提升项目服务质效,努力做到“周周有洽谈、月月有签约、季季有投产”,着力提高招商项目签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

六是强化宣传推介抓招商。坚持常态开展小分队招商宣传推介,适时组织开展中小型专题招商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参加节会展会活动开展宣传推介,广泛宣传潼南发展“1356”总体部署和潼南机遇、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产业基础、发展优势,把潼南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后劲十足的发展潜力呈现给更多的企业家朋友,进一步扩大潼南的朋友圈、提升潼南的对外知名度和投资吸引力。

区政务服务管理办主任黄西北:推行“四个一”改革措施优化政务环境

未来五年,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将秉持“规范行政行为、优化政务环境、助推经济发展”的基本理念,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着力夯基础、重执行、强督导,全力打造规范、高效、便捷、法治化的政务环境。具体来讲,就是采取“四个一”改革措施。

一是推行“一门办”。坚持“集成办理为常态、分散办理为例外”的原则,实施政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全区43个政务服务部门的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杜绝“厅外循环”,群众办事“只进一门”。

二是推行“一窗办”。分领域推进“一窗综办”改革,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办理模式,以点带面,进而推动“全领域”无差别受理,群众办事“只跑一窗”。

三是推行“一网办”。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方面,依托“渝快办”政务平台,开发“潼易办”特色政务服务小程序,让“跨省通办”“川渝通办”“一件事联办”等业务能够“掌上可办”;另一方面,建设电子证照及申请材料复用数据库,初步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协同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四是推行“一次办”。聚焦企业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推出“出生一件事”“企业开办一件事”“人社服务一件事”等套餐式联办集成服务,畅通线上线下渠道,真正实现关联事项“一次申请、一次办好”,力争做到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同时,我们将切实履行政务服务管理办“审改统筹、平台管理、政务督导、政务协调”四项职责,采取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和政务服务“好差评”等监督保障措施,内外结合、共同发力,加大统筹、协调和督导力度,确保“四个一”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以赴优化政务环境,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体验更愉快,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双江镇党委书记张昭源:三大举措推动深层次改革

乡村振兴是未来双江发展未来的抓手。

一要主动融入“双核、双廊、三支、多园”空间布局,把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打造花椒、南高梅产业园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种苗培育、种植管理,加工贸易上接轨先进科学技术,引入土壤检测和数据管理技术,数控烘干、分拣装配精深加工技术,运用冷链仓储、冻库银行等贸易手段,产业链不断延长,成本控制有效,风险不断降低,实现一镇一特。

二要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行土地连片整治,通过破除田土界限增加耕地面积,将具体地块的承包经营权,转变为农民股权,增强村集体股权分配能力。

三要把“双碳”纳入乡村振兴发展全局,探索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新道路,以碳汇交易为方向,把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面对新的问题政府职能也要随之转变。解决群众诉求方面,要借鉴客户投诉处理办法,要坚持人民至上,既要创新闭环管理,以满意度为导向,又要通过数据分析,把握社情民意新动向,科学决策

四要意识到违纪违法案件与干部作风问题间的依存和转化关系,警惕作风病,坚持苗头治理,全面检视舆情、信访问题,对发现的作风问题,一案双查,坚持具体问题由业务部门解决,作风问题由纪检部门纠治。

五要推动干部队伍创新,引导干部学习先进思想理念,学习经济、管理、心理和法律知识,强化群众工作、法治支撑、心理辅导三种力量建设,形成能攻坚、重实干、讲奉献的干部队伍。在社会治理方面。建立政府投入+集体投入+群众参与的物管式治理模式,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动员社会力量,让群众参与到农业生产,文化活动,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朝阳群众式的双江街坊,织密网格,扁平化管理。(全媒体记者 吴波 李静 摄)

【责任编辑 郑强】


相关新闻:
乡村振兴带来美好生活
潼南高新区管委会:突出“ ...
水稻熟机收忙 田间“丰” ...
公园让生活更美好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重磅!潼南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
@潼南人,好消息!好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公布<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2021)>的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让办事效率再快些
·我为群众办实事贵在抓落实见实效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打造“国际柠檬之都”
·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
·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继承先烈遗志 奋力建功新时代
乐享生活
·健康码要更加健康坚强
·穿袜子睡觉能助眠吗?
·国家药监局:牙膏宣称“抗幽门螺旋杆菌 ...
·为什么深色蔬菜要占全天蔬菜摄入量的一 ...
·调节血脂 养成这八个习惯试试
·让AI做老年人的“贴心小棉袄”
·喝水也有时间表 足量饮水你喝对了吗? ...
健康中国巴渝行10 ... 哺乳期妈妈看过来! ...
早餐西式好还是中式 ... 提高儿童免疫力 吃 ...
一图告诉你公众应如 ... 全谷物中膳食纤维含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新闻中心(潼南报社)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