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溪镇龙滩村柠檬种植基地。 
村民在公共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佛手丰收。 
扫码看更多精彩 今年以来,古溪镇紧紧把握上级赋予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全镇呈现经济稳步发展、生态提质提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深耕沃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日前,古溪镇的佛手迎来了最佳采摘期。“我们共种植佛手1万余亩,按现市场价计算,今年预计收入达1亿元以上。”九吉农业公司负责人陈早林高兴地告诉记者,公司还添置了切片机、烘干机、包装机等设备,以此借助佛手初加工,提高附加值。 近年来,古溪镇按照“主导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规模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引进“九吉”“地旺”等市级龙头企业,建成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万亩以及附属加工物流基地,辐射带动四川及周边10多个乡镇的佛手供应。 除此之外,其他农业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古溪镇粮食播种面积73400亩,粮食产量33980吨;蔬菜播种面积59483亩,蔬菜产量98276吨;规模猪场保有量68个,生猪出栏8.5万头;培育家庭农场15家,建设粮油生产示范片14家、共享农庄15个。古溪镇借力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以“赛马比拼”为抓手,进一步助推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建设,基本形成品种优良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样化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切实扛起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这面“大旗”。 凝心聚力社会民生有效改善 “设施先进、看护人员专业、娱乐活动丰富,在这里家人都放心得很哦。”今年6月,王大爷入住了古溪康养中心,对这个“医疗、公共卫生、康复养老”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赞不绝口。据介绍,该康养中心监控设施设备全覆盖,配备语音呼叫器、无线网络电视、空调等设施,不仅有日常生活区,还设有花园、休闲娱乐区、棋牌室等,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老人们在养老机构享受专业、无死角的全方位陪护;孩子们即将入学幼儿园新校区,就近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经过管网改造、饮用水源保护后,全镇群众用上优质水源……今年以来,古溪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群众需求无小事,民生服务用心做。”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古溪镇抓好“双网”共治,积极推进网格化建设,共建成网格168个,网格队伍总人数达到2686人,网格队伍在指导生产、引导群众,纠纷调解、社会治安维护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切实让网格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桥梁、新纽带。 着力攻坚重点改革纵深推进 “过去要到城里才能办的事,如今镇上家门口也能办了。”近日,九岭村村民周强回乡到公共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在工作人员耐心的指导下,当场就办理成功,不禁感叹家乡公共服务质量的高效优质。 自2018年被纳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范围以来,古溪镇积极探索创新试点,聚焦放权赋能、提升效能、创新服务、优化配套政策等任务,稳步推进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升级,在服务群众、提升办事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同时,地处重庆、四川两省市交界地带的古溪镇,也担起了推进遂潼一体化发展的重任,今年以来,两地加强毗邻地区交流合作,多次开展跨区域视察调研活动,就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实现互学互鉴,开创工作协同共进新局面,为成渝两地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古溪镇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唯实争先、真抓实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古溪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积极融入“涪江奔腾计划”,在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成功的基础上,以拓展佛手加工产品、提高加工能力、提升产业链条为重点,全力打造以佛手中药材为主导的福寿天香产业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改造古溪镇商贸服务中心,及时推进农村道路和生产便道建设、古溪幼儿园迁建等工程。用好重庆市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的招商引资特殊政策,全力招商引资。有序推进1200亩“花山印象”民逸生态园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 着力推动重点改革,坚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相关方案和管理措施,推动剩余211余项政务服务事项逐步进驻公共服务中心;强化全程监管、协同配套,不断优化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基层智治体系建设,以数字化变革引领改革开放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持续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以项目为纽带,实现古溪、群利和蓬南三地优势充分发挥、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区域发展良性互动,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行积分制和清单制,建立好台账,每季度通报工作实施情况,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五清理一活动”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房前屋后绿化、美化、靓化,开展“逢十”清洁行动。 着力保障社会民生,抓细社会民生保障工作,落实落细民政低保、临时救助、特困、残疾人等帮扶政策,力争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在95%以上等目标;坚持就业优先,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做好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工作,完成镇敬老院提档升级改造;创建市级美丽医院、精品中医馆;更新双龙社区和水磨社区农体工程。 着力构建生态屏障,加大对河长、林长的思想意识教育,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进河道“四乱清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环境治理,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谁污染、谁负责”的水产尾水治理原则,对辖区内水产养殖区域开展监管检查,推进主导产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媒体记者 刘文静)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