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兴防水卷材制造数字化车间。 
机器人协助防水材料成品运输。 
扫码看更多精彩 从有建筑开始,防水与建筑的发展就息息相关。从最古老的稻草屋顶,到青石瓦片,再到红砖水泥……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想要房屋住得省心,选择好的防水材料非常关键。 作为绿色防水系统服务商,重庆金兴防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兴防水)以守护美好人居为己任,是一家专注绿色防水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工程施工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背景下,企业以“创领绿色未来”为使命,通过研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高质量防水材料,守护每一个幸福家庭的安全健康。 数字化赋能 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 建筑防水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材料,是关系工程安全、环保节能、社会民生的重要功能性产品。作为国内防水材料的专业供应商,金兴防水集团已有30余年的品牌历史,是西南区域第一批生产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企业,也是第一批获得国家一级防水保温施工资质的企业。 2019年,金兴防水在潼南落户成立,依靠金兴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企业聚焦主业、强化创新,以工匠精神、专业精神不断在专门领域营造独特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倾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走进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金兴防水卷材制造数字化车间,宽敞明亮的厂房,干净整洁的作业线,高效运转的智能设备和精细操作的员工,构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成立之初,企业便以前瞻性视野和国际化布局,打造数字化车间。今年5月,金兴防水的防水卷材制造数字化车间获得“重庆市数字化车间”认证,该车间聚焦大数据智能化方向,推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 “目前我们通过引进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对生产车间实施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执行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逐渐实现‘人机协同’。”金兴防水公司总裁郭海成说。 偌大的车间,机器轰鸣,智能化流水线忙而不乱,但却少有工人进行值守。据了解,企业通过引进“智慧工厂”全方位监测系统,实现对车间产品的生产能耗、库存量、产品质量、合格率等生产核心制造信息实时、透明、精准的掌控,打造出集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车间,一条生产线较之前相比节约了一半以上的劳动力。 “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地铁、水利水电、路桥隧道、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民用建筑等诸多领域,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不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郭海成说。 “一生只做防水这件事,并把它做到极致”,这是金兴集团董事长郭大凯的座右铭,也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激励下,企业参建的绿地中心项目获得芙蓉杯奖,参建的新希望商鼎国际、涪陵高山湾枢纽项目获得中国建筑最高殊荣——鲁班奖。一张张证书,一个个荣誉,为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吃下了定心丸,打下了强心针。 绿色生产 可持续发展拼出“新高度” 在行业变革转型之际,金兴防水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积极开展产品创新研发,秉承着“为人民造一张好板”的初心,致力于为客户生产绿色环保产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金兴防水的产品体系主要由高分子绿色防水材料、改性沥青防水材料、防水涂料和家装修缮材料组成。产品种类达100余项,涵盖市场95%以上的主流产品。 “我们产品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都是经过复合配方投料、原料混合搅拌、螺杆挤出、三辊压延覆合、冷却定型、切边打卷入库六道工序加工,严格确保产品质量。”郭海成说,与此同时,这一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全部都会通过综合管道系统收集到环保设备净化处理,实现零污染排放,绿色生产标准。 据介绍,企业于2019年投资3.5亿元入驻潼南高新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128亩,目前已投产3条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另有13条生产线处于安装调试阶段,项目完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多年来,金兴防水始终坚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紧跟时代步伐,聚焦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绿色建材系统服务商。目前在江西、陕西、云南、西藏,四川等全国20多个省份均设立了运营中心。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市政工程到轨道交通……他们正在不断开拓产品的应用领域,积极布局全国建筑防水材料市场。 “潼南是块宝地,拥有很好的地理位置,我们也将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数字化物流仓储体系,通过持续研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高质量防水材料,推动企业在‘人、建筑、自然’和谐共融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郭海成说。 “借着潼南制造业‘涪江奔腾’计划的东风,作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金兴防水将面向科技前沿,瞄准新兴市场,抢占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全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新潼南建设实现赶超跨越的目标贡献金兴力量,打造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百年品牌。”郭海成表示。(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彭春)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