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区电梯口随意停放的电瓶车。 
电瓶车和机动车挨着停放。 
电瓶车占用机动车位。 “我们小区地下停车场内长期有电瓶车乱停放,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其他车辆正常停放和出行。”近日,家住鸿铭春天小区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区电瓶车乱停放,安全问题堪忧。 11月26日晚,记者在鸿铭春天小区机动车停车库实地调查,发现多个通往楼栋单元的入口通道处及行车道边上的空隙处均停有多辆电瓶车,有的电瓶车停在机动车位,部分电瓶车还被车主套上了车衣。在车库内,记者并未发现物业张贴“禁止停放电瓶车”等相关告示。 业主:电瓶车乱停放安全隐患大
据刘女士介绍,小区地下停车场电瓶车乱停放问题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在她的印象中,这种乱停乱放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以前虽然也有电瓶车乱停放,但那时候小区住户不多。现在小区入住率很高,车库的电瓶车也越来越多,占用机动车位和消防通道,还私拉充电线,裸露在地面上。我们业主群里很多人多次向物业反映过这个问题,但这么久了问题并没得到任何改善。”刘女士说。 “除了地下停车场,在小区大门和后门都有电瓶车随意停放,大家每天都要进出,这种乱停放的电瓶车让人觉得不安全。”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该小区1栋一位周姓业主担忧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小区地下车库的电瓶车随意停放,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附近的几个小区,也有业主向记者反映了类似的问题。据尚品雅居小区陈先生介绍,自从搬进该小区后,就经常看到地下停车场有电瓶车乱停乱放,“有些电瓶车一停就是好几天,也找不到车主,想挪开这些电瓶车都没办法。作为业主,我们只有向服务小区的物业反映,但物业并没有解决问题。” 电瓶车乱停放到底有哪些安全隐患呢?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电瓶车使用锂电池,如果充电不当或者电池老化可能会引起火灾,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电瓶车停在楼栋单元的入口通道或者消防通道,发生危险很容易就堵塞“生命通道”。此外,地下停车场车位密集,如果有电瓶车使用质量不良的电池充电,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一些电瓶车车主为了方便,将电瓶车停放在地下停车场而又长期未使用,容易造成电池自燃、短路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 物业:劝阻疏导效果不明显 尚品雅居、春天诗意、鸿铭春天等小区建成时间不长,都有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的物管工作。针对业主反映的小区地下车库电瓶车乱停放问题,记者分别致电各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有多位业主向物业反映过这些问题。 “小区每天都有物业工作人员巡逻,如果地面上和楼道有乱停放的非机动车,会通知车主挪车。针对地下机动车库电瓶车乱停放现象,我们也采取了张贴温馨提示的方式进行劝阻,遇到特别挡道的非机动车也会派人挪走。”鸿铭春天物业主管唐晓东告诉记者。 针对物业的说法,刘女士并不认同。“地下车库电瓶车乱停放问题已经很久了,物业如果真心想管理,肯定有办法的,比如在进入地下停车场入口处设置关卡,对于长期违规停放的电瓶车进行登记,并会同职能部门进行执法。而所谓的张贴温馨提示,并没在地下车库看到过。” 记者调查发现,在鸿铭春天等小区,并没有划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电瓶车车主都是“见缝插针”,甚至直接将车停放在机动车位上。鸿铭春天物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有近千个机动车位,供应充足。“其实在小区地面一角专门划分了一片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但仍然有很多业主为了方便,会将电瓶车就近停在单元楼地下停车场,业主不听招呼,我们也很无奈。” 律师:物业与业委会联动职能部门管理 电瓶车乱停乱放、私拉充电线,存在安全隐患,业主们很担忧,物业也很无奈,表面形成僵局。那么面对此类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兴潼律师事务所刘乾律师。 刘乾律师介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七条、九百四十二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对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针对鸿铭春天、尚品雅居等小区的电瓶车乱停放问题,刘律师建议,物业公司应主动与业委会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在小区内发出相应的规范停放通告,制定电瓶车管理办法,对于屡教不改的车主,物业可拍照留证,并联合消防、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处置,以此建立起物业引导、业委会约束、职能部门执法的管理模式。(全媒体记者 鲍广) 【责任编辑 郑强】
新闻多一点: 电动车是否可以停放在地下车库?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地下车库严禁停放电动车,更不能在地下停车库私拉飞线进行充电。电动车在停放时,也不允许覆盖易燃物。电动汽车在地下停车库充电,具体要看该小区是否安装充电桩。 记者查阅了《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其中第三条规定,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公民应当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地点,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严禁在建筑内的共有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公民应尽量不在个人住房内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确需停放和充电的,应当落实隔离、监护等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