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掉生鲜“美颜”还原食物本色本色
12月1日起,使用生鲜灯最高罚3万元
色泽鲜艳的鲜肉、青翠欲滴的蔬菜,屡见不鲜。之前,在各大菜场、超市,使用“生鲜灯”为食物“美颜”已成为普遍现象,不过,从12月1日起,这种生鲜灯将全面禁用,如拒不改正,或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社 会 > 正文
关掉生鲜“美颜”还原食物本色本色
12月1日起,使用生鲜灯最高罚3万元
2023-11-29 11:26    潼南网

超市猪肉摊位已取消生鲜灯。

超市猪肉摊位已取消生鲜灯。

白炽灯照射下的水果更自然,方便市民选购。

白炽灯照射下的水果更自然,方便市民选购。

  色泽鲜艳的鲜肉、青翠欲滴的蔬菜,屡见不鲜。之前,在各大菜场、超市,使用“生鲜灯”为食物“美颜”已成为普遍现象,不过,从12月1日起,这种生鲜灯将全面禁用,如拒不改正,或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届时,生鲜产品也将褪下“美颜滤镜”,凭本色吸引顾客。那么,临近新规正式实施,我区市场上有关生鲜灯的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民:生鲜灯下的食物像是开了“美颜”

记者就食物使用生鲜灯一事向市民了解情况,多位市民均表示,商家使用生鲜灯的照明条件下,眼睛看到的食物颜色都很鲜亮。

“红艳艳的灯光打在肉上就显得猪肉也红艳艳的,看上去倒是很新鲜,买回去颜色就不对了。”市民沈阿姨告诉记者。

正在超市买菜的吴阿姨表示,希望生鲜灯能早点被禁用,使用生鲜灯的猪肉、羊肉、牛肉不敢买,灯下看着颜色好看,但看不清肉本来的样子,无法判断新不新鲜。

记者观察到,生鲜灯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肉摊、水果摊和部分熟食摊位,灯光的颜色大多为红色系,水果、肉类在这种暖色系光源下呈现出一种更饱和鲜艳的颜色,让市民很难分辨出食物本身的颜色。

采访中,记者随机询问了多名市民,他们中有多数人对生鲜灯并不了解,以为只是普通的照明灯。“生鲜灯啊?不太懂这个灯。”市民周先生表示,商家用什么灯来照明,他完全没概念。

记者走访多家农贸市场、商超,发现个别商铺仍未更换生鲜灯,生鲜肉在一片红色灯光照射下,显得红润有光泽。有猪肉店摊主坦言,不用生鲜灯会影响生意。

商家:正依规将生鲜灯更换为普通灯

记者来到巴渝大道一家大型商超发现,原本明红色的生鲜灯均已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白炽灯。没有了红色生鲜灯的加持,鲜肉恢复了其原本的色泽。猪肉摊位的营业员告诉记者,超市卖猪肉很新鲜,会根据市场要求禁用生鲜灯,“只要肉质好、新鲜,不愁卖不掉。”

“下个月就不让用生鲜灯了,我们几天前已经换成了普通灯。”生鲜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普通灯光的照射下,消费者更容易分辨肉的颜色和新鲜度。

禁用规定未出台之前,为了达到更好的“美颜”效果,不同摊位使用不同的生鲜灯,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生肉类用红光搭配冷白光,看起来肉会更加鲜嫩;熟食类用红光搭配暖白光,更容易勾起人的食欲;红色水果用红光搭配正白光,看起来水果会更新鲜。不少生鲜在灯光“美颜”加持下,让人购买欲十足。

“没有生鲜灯,买肉很容易就分辨出新不新鲜了。”家住富乐小区的朱女士经常到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购买新鲜食物,禁用生鲜灯对她这样的消费者来说,本质上是减少了生活中的麻烦,提升了生活质量。

市场监管部门:最高罚3万元 市民发现可举报

今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商家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使用生鲜灯,新规自今年12月1日起实施。

新规施行后,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照明灯具的,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虽然生鲜灯即将被禁用,但电商平台仍然能搜索到生鲜灯。记者咨询了几家电商客服,其声称在售的生鲜灯符合市场监管总局新规。

潼南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对生鲜灯的色标特征、色温值、显色系数等要素并未做具体要求,在执法和检测过程中并没有严谨明确的统一标准,暂时以肉眼辨别为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分析和判断。

但可以明确的是,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是绝对禁止使用的。

市民如发现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12315、12345等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去掉“美颜”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并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生鲜灯是一种专门用来给生鲜产品提色增亮的灯具。《办法》出台前,只要去农贸市场或者超市都能看到,这种所谓的“美颜”生鲜灯利用光谱让食物的颜色提鲜增色,深受商家的喜欢,并且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普通农贸市场,在一些大型商超里也被广泛使用。

肉类、新鲜蔬菜之类农产品一旦“美颜”,必然会传递给消费者错误的信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判断、价格博弈以及消费体验。商家利用灯光造成的视觉差异,改变所售食品的真实面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已经涉嫌消费欺诈。

小小生鲜灯,表面上看是对食品的美化,实则是在试探法律的底线,岂能让其继续“大行其道”?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执法,还生鲜农产品“本色”,给广大消费者营造安心的食用农产品消费环境,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全媒体记者 鲍广

【责任编辑 郑强】


相关新闻:
以肩为梯 他们在洪灾中逆 ...
“数”潮奔涌涪江 “智” ...
争分夺秒!他们奋力抢修复 ...
琼江潼南段再现百年一遇洪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手绘长图 | 叮!这里有一个关于潼南柠 ...
手绘长图 | 叮!这里有一个关于潼南柠檬的故事[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规范电瓶车停放 消除安全隐患
·实施党建统领“双网共治” 探索基层治 ...
·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保护权益 消费者应手握网购“应战”攻 ...
·爱护公共设施 为潼南文明加分
·奋战四季度 争取满堂红
·从“文旅热”看经济发展新动能
乐享生活
·扫码点餐维权还需公益诉讼接棒
·不能放任“停车刺客”一再出现
·吃点啥来拯救我们的发际线?
·药品说明书改造就该“来硬的”
·整治宠物过度医疗现象应及早破题
·营造健康饮食环境 帮孩子远离“甜蜜陷 ...
·我国数学家为复杂疾病研究提供新思路
尿路结石如何预防? ... 用嘴呼吸影响颜值? ...
关注血压 享健康生 ... 弱视能手术矫正吗? ...
老人听力障碍怎么办 ... 夜间文旅释放消费潜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传媒集团)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