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感受整改带来的便利。
巴蜀美丽庭院房屋错落有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双江镇以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为抓手,一体推进“学查改立融”,统筹开门教育与常态化建设,推动学习成果向发展效能转化,以务实担当的实干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志愿者互相配合开展环境清理。
志愿者清理柴堆。
实干增效 开创干事创业新局面
近日,记者走进双江镇仙鹅社区“满庭芳·舒雁仙居”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内看到,青瓦白墙错落,石板小径蜿蜒,繁花绿植点缀着房前屋后与精致庭院,一派恬静活力的田园新景徐徐铺展。
作为重庆市2024年23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市级项目之一,镇村干部全力保障仙鹅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深入一线解释政策、招商引资,完成49幢70户农房品质提升,引入业态3家,吸引群众、社会投资172万元。主动作为、深入走访“华灯初上”、渝西水资源配套设施等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和临时占地涉及群众570余人次,做到“户户见面”,前端化解矛盾纠纷58起,实现“零非访”“零负面舆情”。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中,双江镇通过党员大会、院坝会等形式充分听取民意,确保设计方案“一户一案”、项目资料“一户一档”。根据村民房屋实际和经济条件,签订《共同缔造协议》,创新鼓励村民通过投智、投劳、投物、投资、投地“五投”模式深度参与。项目共吸纳本地几十名居民参与建设,让村民在共建家园中共享喜悦。同时,建立了村民自评、社区评比、镇评选的“共评”机制,群众满意度达100%。
自今年初全面施工以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共新增庭院灯15盏,整治微菜地约600平方米,并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改造、桥梁建设、河道整治等工程。同时,增设了公共卫生间、停车位、休闲座椅,整治入户道路,修建村民议事点,在书院坡活动广场植入党建文化、乡规民约,有效改善了群众公共活动空间。
双江镇基础治理平台。
坚持数智赋能 强化制度执行力
在干部作风转变的推动下,双江镇乡村振兴项目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书记带头+班子示范”,推动全员“讲平台、用平台”,赋能基层治理数字化升级。
针对“一大三多”镇域特征,双江镇构建“摄像头+无人机”全视链监控感知体系,运用AI算法提升风险感知能力和快处实战能力,进一步细化“时间、业务、明细、评价”四维KPI指标,实现目标任务“一屏调度”,以数据流赋能决策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焦高频办理事项,依托“主动服务群众管理”组件,将重点群体“落图定网”,党员干部上门服务,数字赋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作风建设提质增效。
如今的双江镇,干部队伍焕发新气象,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幅风清气正、村美民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余亩,新建农村产业道路73公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8个,带动周边4100余户农户增收。同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双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党员、干部干字当头、唯实争先的精气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双圈”建设中主动作为,在急难险重中挺膺担当,在乡村振兴中务实进取,为潼南高质量发展贡献双江力量。(全媒体记者 李彦亭)
【责任编辑 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