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综 合 > 正文
近年来,区职教中心坚持扶智、扶志、扶技相结合,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家庭减负,助莘莘学子腾飞,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教育扶贫暖人心 有的放矢育英才
2020-01-07 10:53    潼南网

老师教学生维修车辆

学生正在组装零件

“我来自小渡镇农村,到职教中心读书是我初中班主任推荐的。选择汽修专业,是因为我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自力更生。”就读于职教中心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吴荣光对记者说。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年来,区职教中心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扶贫,结合自身教育优势,让所有在校就读的困难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学到一门专业技术,为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落实扶贫政策 惠民阳光普照每位学生

“学校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很关心,老师经常找我聊天,了解家里有什么困难;我在学校吃得好、住得好,而且不用交学费;我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课成绩,争取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回报社会、回报老师、回报关心我的人。”郑杰激动的对记者说。 

郑杰是区职教中心恩威校区2019级电子专业的一名学生,家中父亲重病,母亲在外打工,他只能跟着外婆生活,一家人生活拮据。区职教中心老师了解情况后,根据相关助学政策,减免了郑杰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并资助了他生活费用。据了解,普通学生生活费用一学期大概为2000元,学校给郑杰申请了1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自己只需要支付1000元的生活费用。  

像郑杰一样通过学校减免学费圆了读书梦的还有屈芯星。小屈母亲是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父亲靠补鞋维持家用,生活十分困难,她家被定为建卡贫困户。为了让她能够安心上学,不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区职教中心解决了小屈所有的学费、书本费、生活费以及住宿费用,在学校快乐地学习、无忧的生活。  

“现在上学根本就不花钱,这解决了我们家的后顾之忧,我希望自己能够学好专业技术,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早日解决我们家里的困难,不辜负老师和学校对我的关爱。”屈芯星坚定的对记者说。  

区职教中心坚持扶智、扶志、扶技相结合,促成“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最终实现“职教一人、脱贫一人、带动一片”的贫目标。目前,该校组织174名教职工定期深入各镇街,详细了解困难家庭学生生活情况。摸排统计建卡贫困学生148人,低保等其他类贫困学生441人,关爱留守儿童470人,教职工结对帮扶困难学生232人;全年减免学费383.2万元,免住宿费21.05万元,免教科书费10.22万元,发放国家助学资金130.86万元,做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入学、全程资助、全员覆盖”,确保党和国家的惠民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

搭好沟通桥梁 教师家访很暖心

“我的孙子多亏了老师和学校的关心,让他能够安心在学校上学,老师经常到家里来了解我们有什么困难,并帮助我们尽力解决问题,真的是太贴心了,我觉得家访行动很有意义、很暖心。”区职教中心恩威校区学生郑杰的外婆对记者说。  

家访是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学生家庭,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沟通手段。区职教中心以正在开展教师家访行动为契机,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了家访活动,全面摸底排查,核实困难学生。老师们深入各个责任单元走家串户,尤其是建档立卡等五类困难学生,实施全面调查及访问,更新并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  

“通过结对帮扶,家访行动,我们深入到每个家庭为家长们宣传国家对于中职学生的相关资助政策,掌握每一个学生家庭情况,这样也有助于我们开展下一步的教育扶贫工作,让每一个孩子在职教中心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区职教中心教师陈泳洁对记者说。  

区职教中心利用家长会等平台,积极向学生或者家长做好教育扶贫政策的宣传,尤其是国家免学费、助学金、建卡贫困户政策的宣传解读,让家长和同学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此外,区职教中心根据在校学生学籍情况,做好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的申请认定、上报审批等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了国家资助系统的数据更新,对在校贫困学生全面核查,确保一个不漏不错,使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够享受国家的资助政策。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切实做好建卡贫困户等八大类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职生免学费、免教科书费、免住宿费以及国家助学金的政策落实,让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区职教中心学生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既可以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学历教育,通过学技能学文化,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脱贫一个家庭,也可以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服务,提升发展能力,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劳动获得感,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区职教中心近年来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扶贫,使扶智、扶志、扶技相结合,促成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在授之以渔中,不但让贫困家庭成员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惠及几代,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实用技术人才,缓解了企业燃眉之急,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职业教育授技艺、助以力,用真心、付真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将发挥更大作用,展现更大作为。(全媒体记者 张峻豪)

【责任编辑 郑强】

相关新闻:
秋收忙
寿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 ...
39.3万亩水稻开镰
潼南“内外兼修”绘就乡村 ...
喜迎瑞雪 潼城小伙伴玩嗨 ...
银装素裹下的潼城
另类合影
勤劳的双手
传说中有这么多地方 被称 ...
帅气尹正撩小黄鸭 时尚写 ...
潼南美女时尚街拍 速度围 ...
女大学生竞聘空乘 外语特 ...
数字报二维码
潼南微发布平台
APP新闻客户端
潼南网二维码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直播回顾|“媒体+电商”潼掌柜消费扶贫 ...
买对不买贵,看我潼掌柜!我是潼掌柜第一人气主播邹兵!相信大家前几天看到咱们新媒体发出了这样一条新闻,潼 ...[详细]
潼城故事
罗列:奔跑在“疫”线与“逆行者”同行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一场艰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潼南大地上打响。区融媒体中心机关一支部书记、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提升思维能力,决战脱贫攻坚
·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
·选好基层“带头人”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高质量发展应有高质量服务
·实现安全生产要紧绷三根弦
·小康成色映照初心底色
乐享生活
·运动能强体抗病 五种运动既瘦身又锻炼 ...
·早餐重能量午餐少油盐 一日三餐吃出健 ...
·直播|上古盐都 心旅巫溪
·秋冬季,流感疫苗应该怎样接种
·警惕食物中的"藏盐大户",家庭减盐这 ...
·孩子有负面情绪,切忌火上浇油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多数是青壮年
你知道该如何保护好 ... 薯片吃了刹不住?警 ...
别等牙变黄才想起洁 ... 北京疾控提醒:出行 ...
油吃多了坏处多!7 ... 勤奋锻炼为强身?这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新闻中心(潼南报社)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