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社 会 | 综 合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外 媒> 正文
潼南 打造双城相向“支点” 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2020-04-21 11:31     重庆日报

阳光潼南 摄/杨毅

潼南高新技术开发区

川渝合作第一批示范项目—潼南双江航电枢纽工程效果图

崇龛油菜花海

潼荣高速潼南南收费站 摄/张斌

柠檬深加工作业进行中 摄/杨毅

3月10日,潼南与遂宁两地正式签订遂潼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率先迈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性一步。

潼南区负责人表示,推动遂潼一体化发展,是潼南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的关键举措,是两地携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共同行动。

下一步,潼南将着力推动合作事项清单化、项目化、政策化落实,加快建设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打造成渝双城相向发展支点,为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抢抓发展机遇

推动区域规划同频共振

潼南历来是重庆西进的桥头堡,川渝合作的门户之地,与接壤的四川遂宁同处成渝发展主轴上。随着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重庆、成都“双城”相向发展态势更加明晰。

在这场不进则退的大考中,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准确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对未来潼南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潼南必须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

“为了进一步探明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近期,潼南就在组织开展集中调研。”潼南区发改委主任王超尤说,由潼南区级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潼南共承接市级调研33项,确定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升规划水平、推进遂潼一体化发展研究”等调研课题。

为了加快推动潼南与遂宁的一体化发展步伐,在年初,两区市联合成立遂潼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工作合力。3月初,潼南区还成立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对标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区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统筹协调。

“目前,在潼南和遂宁的共同努力下,两地正式签订了遂潼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为两地的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王超尤表示,与过去的区域合作不同,一体化发展是一种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更高阶段的发展形态,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区域规划方面实现同频共振。

“我们正在抢抓‘十四五’规划窗口期,全方位加强合作。”潼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刘志勇介绍,按照“1+N”合作协议,潼南和遂宁正在精心编制遂潼一体化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产业协同发展规划三个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一体化发展。

同时,增强两地国土空间规划、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交通规划、产业规划、能源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以及水系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规划等重大规划的协调性、整体性,共同争取将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和省级层面重大项目库。

两地还将加强生态一体化建设,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探索两地统一的管制规则,共建涪江、琼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强化两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联合申报。加强两地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涪江、琼江流域两岸露天矿山复垦等对接和经验交流。推进汛期水情、雨情等信息互通共享,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合作,共同提升两地地质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加快互联互通

构建全向辐射型交通走廊

近段时间,在潼南境内的合安高速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克服疫情影响,全面加快施工进度。

据介绍,目前,整个工程进度已完成了64%,预计在今年底,合安高速潼南段就将全面建成通车,使潼南高速路网再多出一条横向通道。而这样的情景,今后或许会在潼南成为一种常态。

位于成渝腹地中心的潼南,是成渝腹地交通纽带,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区位。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思路,加快腹地大通道建设,构建辐射型交通走廊,对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今,潼南境内已基本形成‘三高三铁一江一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潼南区交通局局长张勇介绍,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包括合安高速潼南段在内,潼南正与周边区市一道加紧谋划对接,共同推动腹地大通道建设,加快构建全向辐射型的交通走廊。

目前,潼南已经列出了25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部分项目是加快建设,一些项目则是加快前期工作的推进,争取进入国家、省(市)相关规划,尽快启动建设。由此,一张以潼南为支点的成渝地区腹地交通互联互通宏伟蓝图徐徐铺开。

在完善公路走廊方面,潼南将建设“七高速六快速”陆运体系。高速公路将加快合安高速潼南段建设,力争今年底通车;南泸高速南充段正开展招标工作,建成后成渝地区腹地将拥有一条南北走向高速公路;渝遂扩能潼南至遂宁段、渝铜安高速正开展前期设计;武胜至潼南至安居高速,已纳入重庆高速路网规划;谋划预留璧山至潼南至安居高速通道。

同时,充分利用城市主干道辐射范围广、物流成本低等优势,谋划和加快推进遂宁至潼南至科学城、潼南至资阳至天府新区、潼南至大足、潼南至南充、潼南至合川、潼南至武胜快速通道前期工作。

在推进铁路走廊方面,着力建设“四高铁三普铁”轨道体系。兰渝高铁已纳入市级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建设规划,力争2021年启动建设,将有效串联成渝两极及腹地区域;南泸高铁正进行前期论证,争取纳入国家和市级规划,将成为成渝腹地的第一条南北向高铁;同时加快谋划渝潼资高铁和遂潼广高铁,除了已经通车的渝遂快速铁路外,还将争取市郊铁路S1线由合川延伸至潼南、S2线由铜梁延伸至潼南。

在发展水运走廊方面,潼南将着力建设“一航道两枢纽三港口”水运体系。即加快涪江航道复航,使潼南多出一条重要的水上大通道;加快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建设,与潼南航电枢纽形成两枢纽格局;加快谋划潼南港、猴子桥危化品专用港、大佛寺旅游港。

在开拓航空走廊方面,建设“一通用一共建”航空体系。年内开建潼南通用机场,按照遂潼一体化发展协议,共同谋划遂宁安居机场的升级,提升成渝地区腹地航空走廊辐射效能。

推动协作共兴

打造一体化发展产业走廊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更迭升级,是国家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生动实践。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征程中,潼南就将产业发展作为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着力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打造川渝一体化发展重要产业走廊。

在遂潼签订的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中,两地就对产业发展一体化做了全面的部署:将共同建设现代产业园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推动资源就地转化利用,加强商贸物流合作,整合文旅产业。

“我们正在协商遂宁盛马化工产品为潼南天然气化工厂原料配套的相关事宜。”潼南区经济信息委主任程伟表示,目前,潼南和遂宁经信部门已开始探索并建立工作沟通、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充分发挥两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共同推动工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多个产业及项目的衔接已纳入议事日程。

一是共同打造遂潼锂电及新材料产业示范区,充分利用遂宁锂电及新材料和潼南环保新材料产业的比较优势。二是共同打造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抓好与成都、重庆全方位多层次协作配套,围绕电子电路等环节进行针对性补链、延链、强链。三是共同打造遂潼油气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两地丰富的天然气、盐卤资源和大企业优势,在油气盐化工(精细化工)产业沿链配套生产、原料供给、重大项目等方面深度合作。

同时,共同打造遂潼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区。加大承接成渝智能制造的转移力度,延伸与成渝智能制造产业配套的工业产业链;共同打造遂潼绿色食饮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遂潼两地农产品加工优势,进一步发展罐头、柠檬加工、果蔬加工、肉制品加工等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开展军民融合产业合作,在电子信息、机电装备等领域合作开发一批高技术军民两用产品等。

在整合文旅产业方面,遂潼两地也开始逐渐发力。潼南区文化旅游委主任唐凡云表示,目前,双方正在加快推动“泛涪江流域文化”品牌共建,联合打造文艺精品,联办文化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立足两地名优特产,联合开发一批文创旅游商品和特色美食;依托涪江沿江旅游大通道,共同打造巴蜀文化传承融汇精品示范区。

同时,双方建立了宣传营销互助机制,互相组织参加当地文化旅游活动,互相宣传本地特色文旅资源和产品,联合推出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包括整合两地沿涪江流域文旅资源和产品,推出的“涪江风情游”线路;包含遂宁广德寺、卓筒井、宝梵壁画及潼南杨闇公故里、大佛寺等景区在内的名胜古迹游线路;结合两地乡村旅游资源,分时推出观赏、采摘、休闲等类型的“美丽乡村游”线路等。

推动共建共享

全力促进同城化服务

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因此,潼南在推动与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将着力联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合作。

“同城化后好处很多,假如你想到遂宁去买房,那么,随着公积金贷款同城化,你在遂宁同样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按照遂潼一体化发展“1+N”合作协议,两地正在加快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在医疗方面,两地将共建区域性医疗平台,共同出资引进标准化、现代化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全力打造医学人才高地、健康产业基地,全力建设区域医学中心、医养中心。

在教育方面,将建立校际合作机制,开展跨区域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引进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打造成渝中部职业教育基地,鼓励联合办学,统筹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发展等。

此外,两地还将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实现公共服务“一卡通”,探索公积金贷款同城化等,以全力促进同城化服务,为一体化发展助力。

潼南还将持续推动生态环保联防联治,将聚焦大气污染、流域污染、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完善共同防治措施,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加大联合巡查执法力度,着力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并依托涪江水域,联合争取一批湿地和岸线修复等项目,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王静 刘廷 图片除署名外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采编 郑强】原标题:潼南 打造双城相向“支点” 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相关新闻:
秋收忙
寿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 ...
39.3万亩水稻开镰
潼南“内外兼修”绘就乡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直播回顾|“媒体+电商”潼掌柜消费扶贫 ...
买对不买贵,看我潼掌柜!我是潼掌柜第一人气主播邹兵!相信大家前几天看到咱们新媒体发出了这样一条新闻,潼 ...[详细]
潼城故事
罗列:奔跑在“疫”线与“逆行者”同行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一场艰巨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潼南大地上打响。区融媒体中心机关一支部书记、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提升思维能力,决战脱贫攻坚
·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
·选好基层“带头人”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高质量发展应有高质量服务
·实现安全生产要紧绷三根弦
·小康成色映照初心底色
乐享生活
·运动能强体抗病 五种运动既瘦身又锻炼 ...
·早餐重能量午餐少油盐 一日三餐吃出健 ...
·直播|上古盐都 心旅巫溪
·秋冬季,流感疫苗应该怎样接种
·警惕食物中的"藏盐大户",家庭减盐这 ...
·孩子有负面情绪,切忌火上浇油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多数是青壮年
你知道该如何保护好 ... 薯片吃了刹不住?警 ...
别等牙变黄才想起洁 ... 北京疾控提醒:出行 ...
油吃多了坏处多!7 ... 勤奋锻炼为强身?这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传媒集团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