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这个时间点上,既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又要防止返贫,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消费扶贫,正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一个着力点。 重庆的贫困地区并不缺少优质特色农产品,但囿于交通、市场等因素,部分贫困户会种不会销,深山里的“宝贝”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农产品销路受阻,各大电商平台通过集中采购、产地直播等方式,为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也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借助电商平台,用好线上渠道,既能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又可以让各地的消费者享受绿色农产品,并在日常消费行为中助力扶贫事业。 以产品为媒介、用消费搭桥梁,正是对市场规律的尊重,让消费扶贫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网络消费,属于典型的口碑经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消费扶贫机制,既要靠公益机制的助推、电商平台的牵线搭桥,更需要持续激发消费者“买买买”的动力。消费扶贫,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一次倒逼。市场打开了,渠道打通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围绕市场这根指挥棒,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如此,才能赢得各地消费者的持久青睐,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成为消费者购物车里的必备品。 而对于贫困户来说,通过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将激发出“我要干”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对扶贫成果和质量的有力托举。(文染尘)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