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坚定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不懈努力,众多消失或濒危的野生物种重新获得了生命的自信和尊严。”伴着旁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中国宣传片的画面,帧帧美丽,扑面而来,可爱的生灵讲述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社 会 | 综 合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国 际 > 正文
中国坚定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2-12-13 17:5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江苏昆山通过保护并提升生物多样性等措施,提升水廊两岸的生态质量,让居民亲水而居。  袁新宇摄(人民图片)

“中国不懈努力,众多消失或濒危的野生物种重新获得了生命的自信和尊严。”伴着旁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中国宣传片的画面,帧帧美丽,扑面而来,可爱的生灵讲述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

目前,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在召开,今年恰逢《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30周年,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该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持续采取多种举措,坚定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局面不断向好,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

在中国大地上,处处洋溢着生物多样性之美——云南野象自由“旅行”,“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频亮相,云猫重现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再现藏羚羊“万羊齐奔”的壮丽景象……

如今,中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0%以上,覆盖了所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关键区,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

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起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侵占和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督促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截至2021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完成率达94.7%,其中,17个省份的整改完成率高于95%。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绿盾’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人类活动问题总数和面积实现了明显‘双下降’,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

截至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立了749个观测样区,完成了对全国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濒危状况评估。

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一直在行动

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中国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发布并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及22个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近10年来,中国颁布和修订森林法、草原法等2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2021年,中国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面总结生物多样性治理的举措和成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成为全面推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21年10月,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举办。“过去一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北京、广州国家植物园挂牌并向公众开放,开启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序幕。”崔书红表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涉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审案件18.2万件,涉及中华鲟、藏羚羊、红豆杉等中国典型、独有野生物种和穿山甲、噬人鲨、珊瑚等全球珍稀、濒危物种,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道路。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在坚定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近年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中国、老挝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面积已经达到了20万公顷,有效保护了亚洲象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已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领域培养了200余名来自非洲的研究生,为非洲国家建立起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才队伍……

在对外投资合作中,“中国政府始终鼓励和引导企业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部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项目实施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崔书红表示。

肯尼亚的蒙内铁路,从蒙巴萨到内罗毕全线均设置了大型动物通道、桥梁路和涵洞,以保障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在加纳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建设期间,还专门建立了“海龟孕育中心”,放生小海龟。这些项目既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环顾世界,每年约1/3的温室气体排放被自然生态系统吸收,一半以上的GDP总量依赖自然资源的贡献,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于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样性。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福祉。(本报记者刘发为)

【采编 郑强】原标题:中国坚定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关新闻:
区人大常委会监督问效推动 ...
又是一年好时节 油菜种植 ...
全球营销!潼南柠檬联通国 ...
潼南:科技创新赋能 为柠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这就是幸福……
熟悉的车水马龙、公园的人声鼎沸,隆鑫街头的人群……[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让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奋力实干争先确保精彩开局
·在招商引资中尽职担责敢于争先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乐享生活
·走小步不停步 持续优化防疫措施
·儿童出现发热、咳嗽怎么办?
·我科学家首创蛋白质动态结构AI建模方 ...
·中消协提醒:理性看待医美需求
·专家提醒:三类女性需及时接受盆底肌检 ...
·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鼻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冬季合理进补怎么吃 ... 八招改善女性手脚冰 ...
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 ... 大雪养生要避风御寒 ...
零食选购指南 世界杯观赛健康指南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传媒集团)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