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八方义工志愿协会走进太安镇敬老院,开展“老有所依,潼南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八方义工志愿协会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向群众发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 
春耕助农志愿服务活动。 
妇幼健康进社区。 
志愿者为老人爱心剪发。 
为社区老人耐心讲解反电信诈骗知识。 
为群众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扫码看潼南发布文图报道 三月如歌,万物齐吟。聚焦春日潼城,那一抹鲜艳亮丽的志愿红,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昂扬激情。大街小巷、城市乡村,各类志愿服务深入开展,一朵朵文明之花在潼南大地四处绽放。 春日潼城别样红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比春风更暖的,是处处洋溢着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3月1日,2023年潼南区“文明行为促进月”暨“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活动在桂林街道隆鑫中央大街举行,拉开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序幕。 区人民医院在江北奋进广场开展“雷锋精神代代传义诊服务暖民心”健康义诊活动,助力百姓健康。区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百村千户万里行”消防宣传活动,广大党员志愿者以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深入镇街开展消防宣传入户,向群众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梓潼街道开展“潼城潼行”爱心集市志愿服务,以邻里互帮、互助为主线,以“文明实践站、点”为依托,通过“日常登记、订单配送”和“集中服务、定期赶集”两种服务模式,提供“全免费、可流动、更贴心”的便民利民服务。潼南八方志愿服务协会组织开展孝心传承系列活动,通过义诊,义剪和陪伴,解决独居老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身边事。在区妇联开展的“童心童梦潼成长,关爱失母幼儿”志愿服务活动中,“暖心妈妈”们为失母儿童送上一份份特殊的母爱…… 3月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围绕“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主题,开展9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群众超过8.75万人次,广大志愿者用行动和爱心践行雷锋精神。 志愿服务,已成为潼城最美风景。 春天处处有雷锋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志愿服务精神,贵在传承。 3月4日,古溪镇综合治理专干杨南明荣获第八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3月7日,杨尚昆故里管理处讲解员杜巧等四位行业先进工作者上榜第四届“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重庆”岗位服务明星推选活动获奖名单。3月16日,同诚爱心志愿者协会杨文双等5个典型上榜重庆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 一个个涌现出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进一步激发了潼南全社会参与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推动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 “老傅,家里灯坏了,下水道下水也不利索了,你能来看看吗?”在玉溪镇曹家村,年过七十的村民张礼秀刚放下电话,不到10分钟,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队的傅兴文就赶来了,很快就解决了张礼秀家里的问题。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潼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志愿者各自优势,开展菜单服务、定点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拓宽服务渠道。 据统计,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423个,涉及政策宣讲、文明劝导、环境治理、关爱困难群体等多个方面。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开展“我们一起奔小康”“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等志愿服务项目近千个,志愿服务内容从传统的“扶危济困”拓展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各方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月的潼城,许许多多的“雷锋”如春潮般涌动,温暖着你我他。 春色满园关不住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实名注册志愿者共19.74余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达35%,有记录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48.04余万小时。制定出台《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志愿者关爱礼遇制度》《志愿服务活动发布规范流程》等工作制度十项,机制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有效提高。依托各种媒介广泛发布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普及志愿服务知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以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圆心,23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支点,304个村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若干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文明实践岗为网点,全区已建成“一公里志愿服务圈”。从文明创建,到文明出行、邻里守望,百姓若有所需,“红马甲”必有所应。 “文明劝导周”“志愿服务网格化”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得全区志愿服务活动有据可循、有章可依。“爱心银行”“爱心存折”等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引入“兑换”概念,以时间换时间、以服务换服务,让爱心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循环”,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获得感。这种长效机制的建立,让志愿服务进入良性循环。全区志愿服务工作蔚然成风、蓬勃发展,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社会新风尚。 记 者 手 记 :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60年,时代不断变化,科技发展、产业更替、城市更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雷锋精神始终伴随着我们。 点点志愿的星光,汇聚成文明的星辰大海。志愿服务是新时代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有2.3亿的实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早已如星光一般,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几乎人人都能哼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每一名志愿者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多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月的潼南,各处的油菜花、李花、桃花相继盛开,美不胜收,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三月,潼南的志愿之花也盛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件件红马甲,一个个小红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巷尾。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环境卫生、扶弱帮困、生态环保、便民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争相实践。以吴恒忠、刘廷科等全国、全市道德模范为榜样,无数平凡的志愿者们用真情服务社会,用热心感动他人,用行动传播爱心,是对文明城市最好的“代言”。 汇聚志愿力量,共建文明家园。在这春风拂晓的三月,让我们在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里,学习雷锋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志愿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和事。不论你是否身穿红马甲,不论你是否戴着小红帽,不论你是否在实名注册的2.6亿志愿者当中,你我都可以是一名志愿者。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把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全媒体记者 徐明鸣)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