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网讯(蒋坐 邓越月)6月21日上午,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专题学习会,专题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区委书记文天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拉高标杆、创新思维,推动潼南乡村振兴走前列作示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勋,区政协主席张彬,区委副书记杨宏,区委常委,有关区领导出席。 会议采取自学和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天平、周德勋、张彬、杨宏、张立平、罗全良围绕学习主题作了交流发言,部分镇街党委主要负责人谈了认识体会。 文天平指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我们要深刻认识“千万工程”取得的六大突出成效、“六个坚持”主要做法、“六个必须”经验启示,自觉把蕴含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努力重塑潼南乡村优势、谋划潼南乡村未来,实现乡村美丽蝶变。 文天平强调,要对标先进、找准差距,放大优势、引领示范,建好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当好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必须牢牢守住农业生产安全底线,当好成渝地区的“菜篮子”“油瓶子”“肉盘子”。产业兴是关键,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化发展。让乡村更像乡村,要聚焦“乡土、特色、方便、美丽”做好文章,让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未来乡村应加强数字时代科技赋能,要以数字化引爆乡村未来感。村庄建设“主角”始终都是村民,要全面激发农民群众的内驱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党建统领“双网”共治,健全“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倡导文明新风,鼓励支持基层群众自发探索,推动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乡村千年之变势不可挡,要以改革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全面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强乡村人才建设,通过赛马比拼、现场观摩等方式,推动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标志性成果、创造普遍性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