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奋力打造成渝中部地区产业新高地
——从“活力龙乡·美好铜梁”看一看一座城市的焕新追求座城市的焕新追求
在一江碧水奔涌向前的涪江流域,有着一座拥有1300余载建成史的县城——重庆市铜梁区。这座美丽之城,因“山梁横亘,其色如铜”而得名。
首 页 | 新 闻 | 镇 街 | 部 门 | 专 题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编行 | 听新闻 | 潼城故事 | 图 片 | 视 频 新闻热线:023-61268827    网站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7
当前位置:社 会 > 正文
铜梁:奋力打造成渝中部地区产业新高地
——从“活力龙乡·美好铜梁”看一看一座城市的焕新追求座城市的焕新追求
2023-07-12 15:24    潼南网

美丽的铜梁城区。

美丽的铜梁城区。

铜梁龙舞。

铜梁龙舞。

铜梁高新区。

铜梁高新区。

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

荷和原乡。

荷和原乡。

行进涪江联合采访报道组成员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慧敏 全媒体记者 王大林 王鹏 关羽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一江碧水奔涌向前的涪江流域,有着一座拥有1300余载建成史的县城——重庆市铜梁区。这座美丽之城,因“山梁横亘,其色如铜”而得名。

这里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家乡,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这里的铜梁龙舞,不仅是举世闻名的文化符号,而且蕴含着绵长深厚的人文精神。

昨日辉煌,今朝灿烂。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时代征程中,处于“双圈”中轴线上关键节点的铜梁区,重大项目持续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各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在共谋“一盘棋”、唱好“双城记”中,加快建设重庆西向发展桥头堡,努力争当成渝中部崛起排头兵,奋力打造“活力龙乡·美好铜梁”城市新名片。

盛夏时节,“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采访组走进铜梁,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焕新追求。

产业求强 打造新型储能新高地

产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和重要支撑。

在铜梁城区玉泉一体化充电站内,记者但见一辆辆新能源车正在充电。电能就来自于屋顶——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

玉泉一体化充电站,是海辰储能携手国网铜梁供电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的首个大型化学储能设备应用场景。而这背后,是铜梁锁定新型储能产业主攻方向,加快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决心和行动。

在坚定不移“大抓工业、大抓产业、大抓实体经济、大抓开放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铜梁坚持精准、协同、效能招商,2022年5月,海辰储能正式签约落户铜梁区,投资130亿元打造海辰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建设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产线。

据介绍,为了让项目早开工,在去年夏天,冒着罕见的高温酷暑,工作人员24小时连轴转,设备机械24小时不停干,80余天就完成了上千亩土地的平场工作,为后续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2年11月,海辰新能源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如今,项目一期所有建设单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厂房外墙和一般机电安装同步推进,2023年5月开始厂房生产机电安装施工,计划10月实现环境交付,12月陆续实现投产运营。海辰储能重庆基地将创造百亿级工业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的“铜梁速度”。

以海辰为“链主”,吸引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虹吸效应”也正在显现:江苏厚生、河北兴恒、四川金汇能、福建科达……储能产业链正在不断延展,上下游企业不断增加,储能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目前,铜梁区正加快建设7平方公里新型储能产业园,打造包括锂电正负极材料、铝箔、铜箔、隔膜、结构件、储能装备制造、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电池回收等项目的全产业链配套产业园。

今年4月,铜梁高新区与自贡市沿滩高新区组织召开的新能源行业产业链对接专题会上,重庆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贡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来自铜梁高新区、自贡沿滩高新区新能源行业的重点企业及金融机构面对面“接链”,进一步提升铜梁区新能源产业链本土供应能力,强化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协同配套、融合发展。

“我们有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海辰储能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公司将把这三大应用场景从示范项目开始做起,逐步落地生根,然后再辐射到整个重庆以及西南片区,最后推广到全国。

蓄力而生,奔向未来。这一幕幕场景,将一张新型储能蓝海赛道上的蓝图清晰铺开——海辰储能决定将其第三基地继续落户重庆铜梁,打造“百G储能、千亿产值”的单体企业。今年4月,年产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及22GWh储能模组生产线,以及储能电芯、储能模组、BMS、储能集装箱及系统集成和研发中心也落地铜梁。海辰储能项目一期和二期全部达产后,将有望实现年产值近400亿元。

乡村求美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何以建设一个“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的和美乡村?在铜梁区侣俸镇保乡村的“巴岳农庄”采访调研时,这里的探索让记者眼睛为之一亮。

走进保乡村,但见改造的成片农田层层叠叠,一片翠绿,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生机盎然,蔬菜大棚里的番茄、青椒长势喜人。务工的村民背着背篼,在“巴岳农庄”设施蔬菜科技园采摘螺丝椒,放眼望去,处处是丰收景象。

据介绍,从去年起,按照“基层组织搭台、工商资本进村、综合经营增效、公司治理赋能、整村推进共富”的工作思路,铜梁开展“巴岳农庄”乡村振兴试点建设,从组织形式、投入机制、经营模式、分配方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手,破题革新,努力探索一条以产业振兴为基础带动组织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相较以往的“村集体+公司+农户”方式,“巴岳农庄”这一模式有何不同?带着这一思索,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详细求解。

首先,和以前只能以土地入股不同,有地成员用土地入股,无地成员可用资金入股,村集体用闲置资产入股。分红方面,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村民土地入股保底收益不受巴岳农庄股份公司盈亏影响,在集体经济产生利益时村集体内部二次分红。为确保本村群众利益,以资金方式入股的只能是本村村民,且入股金额不得超过全村平均数。

在经营方式方面,“巴岳农庄”模式把土地、种子、技术、农资、品牌、销售统一起来,把劳动密集型的种养环节按统一的生产标准交由农户、大户或专业合作社负责,推动“大基地、小单元”,把统一经营和小农户“精耕细作”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在提升效益的同时,让老百姓也能受益。

在农村发展产业,归根结底是要让老百姓受益。“巴岳农庄”将以往农户的粗放种植变为规模化、精细化种植,成效究竟如何?

“去年9月栽种螺丝椒和番茄,采摘可以从去年11月一直持续至今年6月。”保乡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峰介绍,以设施蔬菜科技园为例,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亩产在3000斤左右,而在科技园里亩产能达到13000斤以上,且产品的品质更好,售价也更高,老百姓的收益也就更多。

保乡村村民王延英正是受益者之一。“巴岳农庄”建设试点后,村里成立蔬菜配送中心,整合20余种外地和本地蔬菜,统一整合包装后运往重庆各大商超。不仅为集体经济增收,还解决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王延英来此务工,就有了三份收益:入股土地的保底分红、个人务工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利润分红。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巴岳农庄”形成了铜梁区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集成化、系统化问题解决方案。今年开始,铜梁区将按“整村成片、整镇多村推进,社会资本有序替代”的原则,每年启动一批,通过建点、连线、成片,推进“巴岳农庄”整体打造,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2023年,将扩面建设到10个镇街47个村,力争到2035年实现全区全覆盖。

文旅求活 擦亮文旅融合新名片

“一城山水、千年文脉、万般欢喜!”

在铜梁北部的涪江与琼江两江的交汇处,有着一座兼得“山水之灵”与“人文之胜”千年古城——安居古城,这是重庆市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山水古城,有着“中国第四大古城”美誉。这里城墙城门耸立,老街起伏蜿蜒,漫步在长长的青石板老街巷里,处处萦绕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让广大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川渝等地群众周末及其旅游的重要打卡地。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和合共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擦亮与叫响“周末到铜梁”这一品牌,早在前两年,一首《周末去铜梁》的原创歌曲便引爆了“周末到铜梁”乡村旅游热潮。而现在,“周末到铜梁”不仅仅是一句宣传口号,更是铜梁全区正在努力打造的一大系统工程,旨在实施龙头项目引领、新兴业态补链、旅游要素强基、赛事节会扩面和营销品牌提升五大行动,打造高品质、短途游、深体验、慢生活的周末“微度假”模式,在激活文旅新业态的同时,让更多游客感受到铜梁龙乡的魅力与惊喜。

在节假日或周六,非遗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就会在铜梁的巴岳山玄天湖畔盛大上演。实景剧讲述了一条小鲤鱼坚守初心、克服困难,并最终跃过龙门化身为神龙的故事。演出中,水云龙、荷花龙、大蠕龙、彩带龙、风筝龙、竞技龙、夜光龙、稻草龙、火龙等龙舞品种轮番上场。60分钟的视听盛宴,是一场铜梁千年非遗传承的浪漫遇见。

在蒲吕街道康龙溪,人们常来此避暑戏水,欢声笑语传遍山野;在水口镇树荫村,蜜桃香气扑面而来;在土桥镇六赢村,万亩荷花带来“荷塘月色”美景……2023年,铜梁区进一步在全域开展“一镇一主题”乡村节会。这些节会分布四季、贯穿全年,每个节会都充分展现地方特色。通过开展乡村节会,28个镇街充分挖掘资源,把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培育成消费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特别是在今年,铜梁区还制定了《“周末到铜梁”品牌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全力将铜梁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微度假重要旅游目的地,形成全域化推进、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全要素文化旅游体系。在这里,既有让游客赏铜梁龙舞、品非遗美食的非遗民俗游线路,也有感悟红色流芳故事、聆听英雄事迹的红色经典游线路,同时有享受惬意时光、游览古城风光的古镇休闲游线路等,这些线路成为到铜梁短途游、周末游的标配,以铜梁高质量的文旅产业促高质量的三产发展。

拼字当头,蓄势而上。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铜梁正持续深入地围绕重庆市委确立的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一号工程”,全力打造产业高地、文旅胜地、宜居美地、民生福地,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治理优的现代化新铜梁,奋力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 郑强】


相关新闻:
轻舟逐浪潼城生辉
双江古镇剧本杀 千人“青 ...
潼南惊现4000年巨型乌 ...
潼南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看潼南》
    新闻客户端
    《看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看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请查收!高温防范小贴士!
潼南气象台今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7月17日至18日,我区全部镇街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
·融入新征程实践书写新时代华章
·让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奋力实干争先确保精彩开局
乐享生活
·感染后咳嗽不止 警惕变异性哮喘
·史无前例的“舍肝救心”手术取得成功
·科学家绘出人类心脏细胞最新图谱
·更好保障婴幼儿“口粮”安全
·今年气温高降水少,什么原因
·遇到暴雨天气应该如何应对? 跟着一 ...
·这些防汛减灾小知识 请您收好
带你了解隐球菌 吸入制剂您用对了吗 ...
【药师说药】看包装 ... 药补不如食补,中医 ...
降糖药应该怎么选? ... 肺结节不等于肺癌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法律顾问:董俊中 律师 潼南区整治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44592772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传媒集团)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8728103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不良信息举报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