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这一位明灯一样的老师,用爱与责任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用智慧与奉献滋润学生的心田。她,就是在教学岗位默默耕耘30 年 的 教 师——刘凤。
“暖心妈妈”扎根乡村教育
小渡镇初级中学是小渡镇唯一的中学,学校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超过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为了更好地关注孩子们学习和生活,家访成了刘凤8小时以外的日常工作。
刘凤是土生土长的小渡人,受到自己老师的影响,成绩优秀的她选择就读师范院校,95年毕业后就分配到寿桥镇担任语文教师,本来有机会到县城工作,但出于对家乡的不舍,2010年又回到了小渡镇初级中学任教。
从那以后,刘凤便在这所学校里,像一棵破土而出的新苗,向阳而生,一路追寻着她心中的乡村教育梦。刘凤曾经跟孩子们说:“我不可能给你们全世界,但是我可以把我知道的世界都给你们。”
留守儿童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中很多人或多或少存在内向、自卑等情况。为了全面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情况,刘凤每天起早贪黑,总是第一个来,最晚一个离开学校。她默默留意每一位学生的动向,经常找孩子们谈心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对他们情绪的波动总能第一时间给予关怀和开导。
在小渡镇初级中学学生朱心怡心中,刘凤是像妈妈一样的老师:“她会问我学习有什么压力和困难,让我放松,好好学习,感觉很温暖。”
“非常感谢刘老师对我孙子的关心和关怀,经常来家访,关心我们娃娃的学习生活,辅导他作业,让我们省了不少的心。”学生奶奶蒋玉秀感叹道。
“从读书到工作,我都在这片土地上。”对于刘凤来说,无论人在哪,她的心永远都系在孩子身上。
为留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刘凤主动请缨,在担任班主任的同时还兼任学校女生公寓的“暖心妈妈”(生活老师),希望能够及时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成长。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乡村教师的敬业爱生情怀,也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寓教于乐 课程灵活有趣
步入教育领域的刘凤,以饱满的热情与独特的教学理念,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她将情景互动、人物角色扮演融入课堂,通过“玩中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教会他们用轻松的方式领悟知识,课堂气氛活跃,书本中的文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鲜活。
她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积极向年轻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只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在教学中,她一直坚持学习新课改理论,汲取教育教学经验以促进自身发展。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经常组织同科教师探讨教学,交流体会,尝试新教法,并将好的做法、经验不断总结推广。
“刘凤老师的课堂教学非常生动活泼,她的语言魅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深受我们的喜爱。听她的课是轻松愉悦、收获满满的。”小渡镇中学学生黎冰冰说。
在刘凤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在学业上屡创佳绩,更在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中大放异彩,指导的学生作品也获得多奖项。这背后,是刘凤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就坚定了奉献乡村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现在看到自己的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让我也明白自己的选择多么的正确与美好。”刘凤告诉记者。
在她心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照亮学生们前行的路。她深知,乡村孩子普遍缺乏接触外界的机会,因此,她一直在竭尽所能地给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天窗。她坚信,只要用心付出,就一定能看到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
“乡村教师不图名”是刘凤和无数乡村教师共同的心声。在他们看来,真正的教育成果不在于那些荣誉证书,而在于孩子们实实在在的成长。因此,在学校的评优评先活动中,刘凤总是淡然处之,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研究上。
使命与挑战 病魔来袭时的坚守
“我手头还有马上要参加中考的学生,我能不能先把这个班带到考试?”
2013年3月,刘凤被确诊颌下腺混合瘤,医生告诉她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恶化可能危及生命,在那样艰难的时刻,她依然选择陪伴孩子们走进中考考场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她仍然放不下每一位学生,立即挨个询问考试情况。在这段时期,她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对学生们的牵挂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当她走出医院,立马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按照医生建议,术后恢复需要很长时间静养,家人和同事们都纷纷劝她安心在家养病,把工作先放一放。可她却心急如焚,想着学生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她实在无法安心躺在家里,不顾医生的医嘱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回到学校,回到熟悉的三尺讲台。
刘凤老师的这份坚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以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敬业。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深受触动,学习也变得更加自觉和努力。学生们深知老师身体不舒服还在为他们上课,所以课堂上更加专注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也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师生之间的情谊在这段特殊时期愈发深厚。
刘凤的事迹很快在学校传开,成为了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年轻教师们以她为标杆,更加深刻领悟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应有的坚守,学生们从她身上汲取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懂得了在成长道路上要勇敢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
“刘凤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是非常负责任的,哪怕她因巡视寝室而脚受伤骨折,还依然坚持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她这样的精神,扎根乡村教育事业。”小渡镇初级中学教师梁平说。
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不顾自己的身体坚守一线呢?她总是微笑着回答:“这是我的工作,我放不下这些可爱的学生。”简单质朴的话语,却道出了她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眷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30年如一日,刘凤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她说:“我愿成为‘一束光’,照亮乡村孩子们前行的路。”这正是她对乡村教育的坚守与承诺。
全媒体记者 李彦亭 张峻豪
编辑 何云飞
编审 王 鹏
监制 李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