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科普 | 关于无偿献血的20个知识点
如题
乐享生活(转载)
https://www.cqtn.com/html/col336536.htm
新闻热线:023-44579009 投稿信箱:tnxwzx@cqtn.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  时政 社会 综合  | 专题镇街 部门 外媒   |  酒店 美食 旅游   |  生活 求助 公告   | 视频 |   小编行 听新闻 潼城故事   | 图片 |   数字报 手机报 看潼南APP
献血科普 | 关于无偿献血的20个知识点
2025-03-24 14:50    

01 街头献血安全吗?

街头献血车上献血是绝对安全的。因为献血车属于特种车辆,车内的环境和各种设备是按照献血要求进行设计和装备的;采供血机构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献血车上的各项工作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的,车上的消毒极其严格,配备有各种消毒设备,做到采血工作结束后用有效含氯消毒液进行彻底的消毒,开车前用紫外线消毒,与献血市民接触的物品均为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因此请市民放心,献血是不会传染疾病的,是安全的。

02 蹲下后突然站起发生头晕是贫血吗?

不是。有些人久蹲后突然站起发生头晕,这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健康人群中约有60-70%的人有这种现象。血液是液体有流动性,人蹲下时血液在低位,突然站起时由于血液受到重力作用流向下肢,导致大脑一时性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头晕。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的血色素降低而导致的血液携氧减少,而引起的头晕。贫血者主要的症状有:头晕、眼花、皮肤粘膜苍白、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等。

03 献血后能工作吗?

能。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人体总血量的5%~10%。当人体缺血时,“血库”中的血和组织中的液体会被补充到血管中,保持血压稳定。血液中一半是水,献血后只要多喝一些水,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小时就能补上。一般建议,献血后不做高空作业、长途驾驶等危险性的工作和剧烈活动,一般性的轻体力工作是完全不受影响的。

04 献血前为什么要吃东西?

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献血前吃些东西主要是补充血糖。因为饥饿时血糖比较低,献血紧张时血糖消耗更大,会影响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发生低血糖反应引起头晕。

05 献400ML全血对身体有影响吗?

在献血者献血前我们会根据献血者的身高、体重、血色素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适合的献血量范围。根据临床实践证明和科学统计:我们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平时只有80%的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另外20%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仓库”内。正常健康人一次出血600-800ML不需要进行输血,只许补充一些盐水,通过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很快就能恢复。当人体缺血时,“血库”中的血和组织中的液体会被补充到血管中,保持血压稳定,不会发生因缺血而头晕。我们人体造血干细胞一直在不停地造血,当然也有一部分血在淘汰,当人体缺血时,造血干细胞会加速造血,人体造血的代偿能力可达到5-8倍。我们一次献血400ML,只占总血量的10%,我们都是身体健康人,血液恢复应该很快。献血后,血液的全部恢复大约需要一周。经常献血的人,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更强。现在已得到世界公认:经常献血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一般人要低。

06 哪些人可以献血?

(1)年龄: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0 Kpa(90 mmHg)≤收缩压<18.7 Kpa(140 mmHg)8.0 Kpa(60 mmHg)≤舒张压<12.0 Kpa(90 mmHg)

脉压差:≥30 mmHg/4.0 Kpa。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07 献血前应注意什么?

献血前两餐不吃油腻食物、不饮酒,但也不要空腹,可吃馒头蔬菜等清淡食物。否则会影响血液质量甚至导致血液检验不合格。

08 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

1.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Rho(D)血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Rh阴性率高的地区作测定。

2.血比重筛选:硫酸酮法男≥1.052 女≥1.050,或者比色法。

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式法:≤25单位。

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

5.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

6.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

7.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

8.复检上述1、2、3、4、5、6、7项。

9.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化验报告为准)。

10.疟疾高发地区检测疟原虫。

09 献血量及献血间隔

1.献血量

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200ml或300ml或400ml。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或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ml血浆。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 L。

注:上述献血量均不包括血液检测留样的血量和保养液或抗凝剂的量。

2.献血间隔

全血献间隔:不少于6个月。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010 免疫接种或接受生物制品治疗后献血的规定

1 无暴露史的预防接种

1.1 接受灭活疫苗、重组DNA疫苗、类毒素注射者:
无病症或不良反应出现者,暂缓至接受疫苗24小时后献血,如包括:伤寒疫苗、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等。
1.2 接受减毒活疫苗接种者:
接受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等活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二周后,或风疹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等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方可献血。
2 有暴露史的预防接种:
被动物咬伤后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方可献血。
3 接受生物制品治疗者
接受抗毒素及免疫血清注射者:于最后一次注射四周后方可献血,包括破伤风抗毒素、抗狂犬病血清等。接受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方可献血。

01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

1.口腔护理(包括洗牙等)后未满三天;拔牙或其他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痊愈后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痊愈后未满半年者。

2.良性肿瘤:妇科良性肿瘤、体表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后未满一年者。

3.妇女月经期及前后三天,妊娠期及流产后未满六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4.活动性或进展性眼科疾病病愈未满一周者,眼科手术愈后未满三个月者。

5.上呼吸道感染病愈未满一周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6.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

7.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个月者,急性肾盂肾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泌尿系统结石发作期。

8.伤口愈合或感染痊愈未满一周者,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皮肤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二周者。

9.被血液或组织液污染的器材致伤或污染伤口以及施行纹身术后未满一年者。

10.与传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自接触之日起至该病最长潜伏期。甲型肝炎病愈后未满一年者,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病愈未满二年者。一年内前往疟疾流行病区者或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弓形体病临床恢复后未满六个月,Q 热完全治愈未满二年。

11.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包括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者,不能献单采血小板及制备血小板的成分用全血。

12.一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13.寄生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感染未完全康复者。

14.急性风湿热:病愈后未满二年或有后遗症者。

15.性行为:曾与易感经血传播疾病高危风险者发生性行为未满一年者。

16.旅行史:曾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检疫传染病疫区或监测传染病疫区旅行史,入境时间未满疾病最长潜伏期者。

01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

1.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包括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2.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如包括各种心脏病、高血压病、低血压、四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静脉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如包括慢性胃肠炎、活动期的或经治疗反复发作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胰腺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4.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泌尿道感染以及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如包括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治愈者除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6.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障碍疾病患者,如包括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状腺功能性疾病、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尿崩症等。

7.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如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动脉炎等。

8.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病,如包括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9.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包括经常性荨麻疹等、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等。单纯性荨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10.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包括脑血管病、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等,以及有惊厥病史或反复晕厥发作者。

11.精神疾病患者,如包括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12.克-雅(Creutzfeldt-Jakob)病患者及有家族病史者,或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如包括硬脑膜、角膜、人垂体生长激素等)治疗者。

13.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4.传染性疾病患者,如包括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麻风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及感染者,如包括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感染者、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各种结核病患者,如包括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16.寄生虫及地方病患者,如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肺吸虫病、囊虫病、肝吸虫病、黑热病及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7.某些职业病患者,如包括放射性疾病、尘肺、矽肺及有害气体、有毒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等。

18.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镇静催眠、精神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既往或现有药物依赖、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者,包括吸食、服食或经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等途径使用类固醇、激素、镇静催眠或麻醉类药物者等。

19.易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包括有吸毒史、男男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者等。

20.异体组织器官移植物受者:曾接受过异体移植物移植的患者,包括接受组织、器官移植,如包括脏器、皮肤、角膜、骨髓、骨骼、硬脑膜移植等。

21.接受过胃、肾、脾、肺等重要内脏器官切除者。

22.曾使受血者发生过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的献血者。

23.医护人员认为不能献血的其它疾病患者。

013 献血后如何活动或运动?

献血后当天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活动。

014 正常人献血200——400毫升后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饮食营养正常搭配,适当补充营养,吃些瘦肉、蛋、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当天可多饮水,但不要暴饮暴食。

015 献血时怎么办?

(1)带好有效证件,按规定要求进行登记,填写体检表。

(2)量体重、测血压,并由医师进行物理检查。

(3)抽少量血样进行化验检查。

(4)到休息厅等候体检结果:

(5)体检合格者,交验体检合格登记表及采血标签,进行采血,采血穿刺前要握紧拳头,当采血针进入静脉后,拳头做放松、握紧动作,直到采血完毕。

(7)采血完毕,按住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请不要捻动棉球,以防皮下血肿。

(8)献血后到休息室休息,领取无偿献血证和纪念章。

016 献血后如何止血?

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分钟止血。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017 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多吗?

不多。有关专家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观察了42359献血人次,发生献血反应84人次,占献血人次的0.2%.所有人次经对症处理和必要的护理后,献血员均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其中男性13例,女性71例;轻型51例,中型23例,重型10例。

018 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由哪些?怎样预防

(1)精神过度紧张:对精神紧张者,除宣传献血常识外,在采血过程中与其聊天分散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献完血,下次就不那么紧张了。而不要老是告诫他/她不要紧张,那样实际上是提醒了他/她,使他/她更加紧张。

(2)空腹献血: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后献血。

(3)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休息好再献血。

(4)采血不顺利,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

(5)晕车后献血,晕车后采血晕厥,实际是晕车症状的继续,采血是诱因。可喝点热水,吃些可口食物,如水果等,到户外散散步,呼吸些新鲜空气,症状消失后再献血

019 餐后献血会大大减少献血反应吗

对。空腹采血是输血医学的传统做法,其目的主要是杜绝血液稀释、乳糜血等问题,以保证血液质量。但弊端是空腹易导致血糖相对降低,在采血中血容量下降,故常易造成献血者的轻度或重度献血反应。而餐后采血为输血工作的新观念,因为进食既可增加血糖浓度,又可增加血容量,故可大大减少献血反应,特别是重症献血反应的发生,其关键是要控制献血进食的素食性,杜绝乳糜血的发生。有关专家为验证餐后献血效果,对979名空腹献血者及1716名餐后献血者进行了对比试验,其结果为:均无一例乳糜血;空腹献血者有3例一般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只有1例;空腹献血者有1例重症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无一例。这说明餐后献血是可行的,只要控制献血前两餐以素食为主,就可达到既保证血液质量,又解决献血反应的问题。

020 空腹献血者为什么偶尔可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在献血过程中,偶可因献血前10~12小时未进粮而出现眩晕反应。其表现为:软弱无力、头晕、脸色苍白、皮肤凉冷、大汗、恶心、呕吐。脉博缓慢、并短暂性意识消失—昏厥,被称为低血糖昏厥。这只是一时性血糖降低,待晕眩症状完全消失时,体内血糖也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糖是人体分解代谢和氧化过程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人体长时间未进食又因献血而使一部分能源被消耗时,耐受力低者会使血糖暂时降低。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组织。这时,可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腹中核刺激交感神经并抑制下丘脑腹侧核与迷走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减少,大部分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突然下降,导致一时因缺血而缺氧,即出现短暂的意识消失。若此时献血,血流量减少,运输到脑组织的糖就更相对地减少,而脑组织不能进行无氧糖酵解,随之发生缺血反应。初期反应在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包括底节、下丘脑及植物神经也相继受累,最终致中脑活动受影响,而出现低血糖昏厥。

来源 铜仁献血

编辑 刘   莉

编审 王   鹏

监制 李川莲

相关新闻:
看见·潼南 | 诗意漫步 ...
看见·潼南 | 诗意漫步 ...
看见·潼南 | 春日欢歌 ...
看见·潼南 | 樱海寻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掌心潼南》
    新闻客户端
    《掌心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掌心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3月起,潼南这些区域全面禁钓!鱼竿收好 ...
钓鱼爱好者们注意啦!禁钓期即将到来,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禁捕水域全面禁止垂钓快把你的“竿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潼南区“兴乡专家团”首批试点镇街基本 ...
·潼南区2025年“兴乡专家团”报名表 ...
·“我申请下河救援”,舒稼铭,好样的! ...
·别让“黑心棉”寒了消费者的心
·借哈尔滨亚冬会之光照亮文旅经济新路径 ...
·全民共筑长城:国安教育亟需下沉与创新 ...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给国漫 ...
乐享生活
·爱眼小科普丨南坪爱尔眼科冯胜辉:散光 ...
·重庆西区医院“男”丁格尔走进社区 开 ...
·“一江津彩•民建有爱”暖童心 金刚小 ...
·致敬前辈!重庆援疆医疗队续写草原医者 ...
·重医附属大足医院:14张手写感谢卡背 ...
·《山城论健》7月3日直播预告:轻医美 ...
·渝医声·大咖丨山城医者江跃全:从重庆 ...
超市几块钱一袋的巴 ... 做完近视手术不能运 ...
展望2025 乘势 ... 开学季到来 注意防 ...
“哪吒”电影里的中 ... 脊柱错位到底是咋回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举报电话:023-87281015 举报信箱:tnxwzx@cqtn.com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612688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2012-2023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中国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