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航电枢纽。
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两大定位”之一,是以一城服务全局的重大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潼南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重庆定位,以新视野、大格局、长眼光,积极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实施“潼越山海”计划,努力在服务支撑打造内陆开放合作引领区中拓展高水平开放新空间。
一季度,潼南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2亿元,其中生产型企业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
加快构筑开放通道
涪江“黄金水道”直达长江进而通江达海。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批重大项目之一,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工程项目抢抓枯水施工黄金期,与时间赛跑。4月23日,航电枢纽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3号)圆满完成72小时连续试运行,进而全面投入运行。“工期紧得就像被上了发条,我们要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所有大临设施投运。”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可渠化航道28公里,航道通航标准为Ⅳ级,能通行1000吨级船舶。
加快构建大通道、大物流体系。目前,“潼南绿”冷链物流及城市配送中心一期已建成投入运营,进一步推进当地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该基地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补齐渝西地区缺乏冷链物流基地的空白。”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将抓紧抓实物流这个实体经济“脉络”,全面融入国家骨干物流网络和国际国内大市场,建成联动成渝、辐射西南的冷链物流重要枢纽。
1.5小时车程通达重庆江北、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快速铁路“半小时重庆”“1小时成都”,高速路四通八达。依托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潼南正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产业、物流、经贸融合发展。
提速构建开放平台
在潼南高新区弘喜汽车生产车间内,轮胎、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经过清洗、拆解等多道工序后,分门别类存储,等待销往世界各地。“我们年回收报废车辆超过15万辆,产值超过5亿元。”运营总监刘天晓说,公司已与贝宁、尼日利亚等国家达成合作意向,未来,这些汽车零部件将走向更远的国际市场。
以高能级平台引领带动高水平开放。潼南正抢抓细分赛道,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再制造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全力建设全国最大汽车后市场基地,已集聚了30余家优质企业。
积极融入“渝车出海”计划,今年2月,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加纳共和国JA& ZCO。LTD公司在潼南区签署汽车出口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潼南将首次规模化出口汽车至非洲地区。仅仅一个月后,作为西非最大货物集散地的贝宁共和国企业T&T Real Estate Developers Ltd相关负责人一行专程来到潼南,考察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情况。
“潼南将着力建好国家高新区、重庆(潼南)农科城、重庆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三大平台’,积极融入中国—东盟科技创新提升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力争打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力做大外贸出口
4月中旬,搭载着陆海新通道公路班车的28吨“潼南柠檬”鲜果鸣笛启程,首次通过跨境公路班车实现冷链鲜果对越南直供,将传统海运时效压缩了67%。
小小柠檬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正是潼南区积极打造中国柠檬第一品牌的努力与实践。“我们不断在柠檬品质上发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多项柠檬种植标准,让潼南柠檬技术含量更高、产品品质更优,成功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柠檬)。”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10日,首家供港澳蔬菜种植备案基地正式挂牌,潼南“菜园子”连通了港澳“菜篮子”。几天后,首批近2吨潼南萝卜从供港配送中心缓缓驶出,通过广东省深圳市的文锦渡口岸,几小时后便端上香港市民餐桌。
“我们将持续擦亮‘潼南柠檬’金字品牌,加大鲜销柠檬和高附加值爆款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潼南绿色食品向东盟、日韩等地出口,推动更多‘潼南绿’‘潼南造’跨越山海,打开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空间。”区商务委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份,潼南还将组织经贸团赴香港举办招商推介活动,集中展示潼南蔬菜及加工产品,推动更多潼南优质农产品走进香港、走进大湾区。(全媒体记者 邓越月)
【责任编辑 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