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 抱团发展 联村共富 乡村“拆篱笆”片区共发展
眼下的万州白羊镇石龙社区,随处可见成片的柠檬树,绿意葱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   白羊镇是重庆市柠檬之乡和重庆市农业产业强镇,种植的5万余亩柠檬中,有万州青柠檬2.5万亩,占该品种全国种植面积的85%。
外媒看潼(转载)
https://www.cqtn.com/html/col295352.htm
新闻热线:023-44579009 投稿信箱:tnxwzx@cqtn.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  时政 社会 综合  | 专题镇街 部门 外媒   |  酒店 美食 旅游   |  生活 求助 公告   | 视频 |   小编行 听新闻 潼城故事   | 图片 |   数字报 手机报 看潼南APP
资源整合 抱团发展 联村共富 乡村“拆篱笆”片区共发展
2025-06-18 10:16    新重庆-重庆日报

眼下的万州白羊镇石龙社区,随处可见成片的柠檬树,绿意葱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

白羊镇是重庆市柠檬之乡和重庆市农业产业强镇,种植的5万余亩柠檬中,有万州青柠檬2.5万亩,占该品种全国种植面积的85%。

为解决以前柠檬分散种植、议价能力弱、销售市场无序、产业质量和效益难以提升等问题,2024年,白羊镇整合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两家镇级联村公司,通过对柠檬实行保底收购、提供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等,有效调动了果农、企业主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提质增效。

2024年,白羊镇两家“强村公司”在本地购销青柠檬1.3万吨,直接增加村集体收益100万元以上,带动果农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不仅是白羊镇。近几年,重庆乡村正掀起一场“拆篱笆”变革行动: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在模糊,行政体系没变,变的却是发展逻辑——资源整合、抱团发展、联村共富。

为何要组团?答案显而易见:单打独斗如同散沙,一枚珍珠再亮也难成气候,只有串珠成链,才能大放异彩。

2025-06-12-0122

万州白羊镇17个村(社区)联合发展柠檬产业,图为柠檬丰收时,村民正在洗选柠檬。通讯员 冉孟军 摄/视觉重庆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都说三个和尚没水喝,多村抱团发展,谁说了算?

在潼南双江镇,这个答案清晰有力:党建联建。

双江镇土地资源丰富,下设21个村(社区),但受到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限制,各村集体经济普遍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为打破发展瓶颈,2019年,双江镇以村(社区)党建联建为引领,进行联村发展集体经济改革试点,积极探索抱团发展新模式,动员村(社区)共同成立重庆联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运营管理集体经济。

在镇党委的指导下,联耕公司成立了党支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指导公司生产运营、把关重大事项,通过优选村干部、外聘职业经理人等组建经营管理团队,利用土地入股、发展产业工人等方式,把村民广泛联结起来,搭建起“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架构。

双江镇依托联耕公司和21个集体经济联合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主多辅”产业格局。2024年,全镇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3450万元,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突破170万元。

党建引领片区组团发展,绝非简单“挂牌子”“凑班子”,而是真正从组织、人、机制等入手抓统筹,是一整套协同作战的系统工程。

在双江镇,党建联建统领下,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制,众人事情众人商,产业、项目等都在党组织引领下协同共进,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自然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党建联建解决了“谁来抓统”的问题,有了这一机制,就能把政策、人才、产业等资源全部统筹进片区,把“纸上共建”真正变成联村共富。

从孤军奋战到组团出击,这种变革让垫江沙坪镇的6个村感受明显。

沙坪镇这6个村,规模连片种植油菜20多年,但因农户个人种植规模小、品种单一、技术欠缺等原因,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2022年,沙坪镇以油菜产业为基础,以竹鸡村作为领建村,整合周边发展定位相同的6个村,建立全县首个跨村联建党建工作小组,把资金、土地、信息、人才等资源整合利用,保障村民收益。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沙坪镇还以“跨村党建联建”为契机,通过产业联营,整合各村资源,推动旅游、康养等一众新业态也在毕桥村、乐天村、东印村等6个村生根发芽。

同时,沙坪镇成立了村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乡见(重庆)农产品有限公司,镇域内实现“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链条,逐步实现集体家底“厚”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一年之后,全镇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就达到1781万元。

2025-06-12-0123

巫山庙宇镇打造了长梁、杨柳、永风三大特色产业片区,以“片区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其中长梁片区将大米、秋月梨、皮鸭蛋、绿豆皮子、菜籽油等产品统一包装销售。通讯员 曾露 摄/视觉重庆

从多村“联姻”到产业联动

“成立不到一年,销售收入破200万元!”这是黔江沙坝镇7个村联手成立的“村企”交出的答卷!

曾经,沙坝镇的“巴清祖”辣子鸡、青脆李、土家蜂蜜“藏”在深山无人识。如今,依托“一村探路、多村合作、产业抱团”的协同机制,按照“自愿入股、公司管理、按股分红”的原则,沙坝镇木良村等7个村联手成立“村企”,打造“五倍子蜂蜜”爆款+50款网销产品矩阵,靠“支部领办+能人运营+群众参与”玩转电商。

在黔江,沙坝镇的多村抱团成立“村企”并非个案,石会镇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联合发起成立“村企”,以石会镇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为平台,与辖区企业深度合作,线上线下拓展镇域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石会镇的这家“村企”,既卖农产品,又管道路保洁、农贸市场,甚至承包片区老年养护院等多个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

“2024年,我们的纯利润超过100万元,并按利润的50%给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分红、30%再生产、20%为经营管理人员报酬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村企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村“联姻”,党建联建解决了“谁来牵头”的问题,还需要运营实体来解决具体项目落地、业态招引、日常运营等环节,才能让联村组团形神兼备,避免联合后的貌合神离。

沙坝镇、石会镇采取的“市场化联合型”模式,通过抱团置业、投资入股的方式,“凑份子”成立“村企”,实现了多方共赢。

涪江边的大佛坝,有着百里涪江第一坝的美称,也被当地人称为“涪江壹村”。

实际上,“涪江壹村”由潼南大佛街道新生村、前进村、丰产村、胜利社区4个村(社区)组成。

2022年3月,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努力构建城乡一体、产城相融的格局,潼南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大佛坝“涪江壹村”开发建设指挥部。

潼南区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党建引领新农城开发建设十条措施》,指导大佛街道打破传统行政村壁垒,创新设立了新生村、前进村、丰产村、胜利社区4个村(社区)共建的大佛坝联村党委。

在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联村党委打破村(社区)行政划分限制,结合国土空间整体规划,一体推进三村一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一体建设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推动城乡互通、设施互联;将主干道交通组织、道路养护、环卫等纳入城区范围统筹管理,着力提升管护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联村后,通过联村党委下设的党群工作组、产业发展组、基层治理组、建设管理组合力攻坚,“涪江壹村”的征地拆迁、旧房改造、招商引资等问题一个一个地被解决。

如今,4个村(社区)联合组建的强村公司经营着乡里乡亲共享农场、合之缘共享农场、公社食堂等休闲农业等项目,年创收突破10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累计分红100多万元。

2025-06-12-0125

潼南大佛街道联村发展多种产业。(潼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既协同作战又差异发展

“只有基于产业命脉的共同发展,抱团才能走得更远。”在巫山庙宇镇党委书记贾继壵看来,联村发展,要根据各村资源禀赋,找到各自发展坐标,各施所长,又形成合力才能行稳致远。

庙宇镇党委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运营模式、利益联结机制,以镇域内各区域的地形和产业特点,打造了长梁、杨柳、永风三大特色产业片区,以“片区模式”推动产业融合,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永风片区,庙宇镇以永风村牵头,依托高山冷水和撂荒鱼塘,发展大闸蟹冷水养殖,开发鱼塘50余亩,投放蟹苗3万余只,遵循生态养殖,科学投放饲料,蟹苗成活率达50%,养出的大闸蟹单只净重达150—250克,全年销售商品蟹1万余只,实现集体增收10万元,51户212人切实享受到发展红利。

在杨柳片区,杨柳春风农副产品加工股份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180万元,建成有273平方米库房、368平方米车间的农副产品加工厂,聚焦优质腊肉制品和中药材加工销售,推出香肠、高山腊肉等农特大礼包,全年销售额超30万元。

在长梁片区,长梁、庙宇、永安、南溪4村联合成立“金稻粮源”强村公司,新建粮油加工房、农产品分拣中心、仓储冷链物流及交易平台,将大米、秋月梨、皮鸭蛋、绿豆皮子、菜籽油等产品统一包装,累计销售农副产品2万余件,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2024年,庙宇镇1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783万元,经营收益234万元,分红19.4万元。

既协同作战又错位发展的背后,是系统科学的规划体系,是无处不在的产业思维。

巴南姜家镇7个村联合发展由黑苞谷、黑米、黑豆、紫薯、黑花生、黑鸡、黑猪等组成的“食黑”产业并组建了“十黑”联合社。“此前,我们蔡家寺村和水源村、河面坝村、平原村组成了联建村,共同发展‘食黑’产业。”蔡家寺村党委书记徐波介绍,2023年,槐园村也加入了“十黑”联合社,“联合社为槐园村规划的是利用废弃的千余亩柑橘果园,发展林下黑鸡养殖。”

2024年,“十黑”联合社又增加了两个成员——白云山村和文石村。

地处矿山开采区域的白云山村一度“靠山吃山”,可矿山开采不仅破坏环境,也非长久之计。特别是2024年年初,白云山村两家主要矿山企业关停后,白云山村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白云山村地理位置优越,多年来因矿山企业多,货运业基础不错。我们认为其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运输业。”“十黑”联合社负责人彭东介绍,“十黑”联合社已与顺丰速运、邮政快递以及3家广告公司结对共建,成立了“十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姜家黑”电商物流中转中心。未来,白云山村将主要承担姜家镇“黑产业”的运输、配送业务。

文石村则有着悠久的农产品加工历史,正好弥补了“十黑”产业加工的空白,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目前,7个村联建的“十黑”联合社已研制了紫薯面、紫米酥、黑米汤圆等20余种特色农业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十黑”联合社“黑产业”总产值达2350余万元,7个联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30余万元。

2025-06-12-0124

黔江沙坝镇7个村联合成立“木小良”村企,线上线下拓展镇域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手记】

让乡村发展跨越村界陈维灯

行走在万州白羊镇葱郁的柠檬林间,清冽果香沁人心脾,这蓬勃生机背后是17个村拧成一股绳的合力。放眼巴渝大地,一场“拆篱笆”的变革正悄然重塑乡村肌理——行政边界依然清晰,发展的逻辑却已跨越村界,汇成“抱团发展、联村共富”的洪流。

为何要抱团?答案是:如散落的珍珠终需串珠成链。当潼南区双江镇的21个村在党旗引领下成立联耕公司,构建起“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架构,资源便如百川归海,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450万元。党建从组织、人才到机制的系统性重塑,让分散的力量真正聚指成拳。

然而,协同需有市场化的筋骨支撑,方能行稳致远。黔江沙坝镇七村联办的“村企”一年销售破200万,石会镇的“村企”既卖山货又管保洁,更承接养老项目,其活力源于“支部领办+能人运营+群众参与”的市场化基因。多村“联姻”之后,正是这些实体化运营的“强村公司”,让共建蓝图从纸上落到田间,使集体家底厚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

抱团并非同质化复制。巫山庙宇镇三大片区依托高山冷水、加工传统与良田沃土,分别深耕大闸蟹、腊肉加工与粮油产业。各村在统一规划中找准坐标,各展其长。这差异化的繁荣背后,是对资源禀赋的深刻洞察与科学布局。

当村与村之间的藩篱在共同发展中消融,资源要素便如春水般奔涌流动。重庆乡村的实践昭示:拆除无形之篱,以党建统领聚心、以市场机制活血、以差异发展壮骨,方能真正让共富愿景在巴山渝水的沃土上拔节生长。 (来源于2025年6月12日《重庆日报》12版)

【采编 郭星】原标题:资源整合 抱团发展 联村共富 乡村“拆篱笆” 片区共发展

相关新闻:
看见·潼南 | 荷汀夕 ...
看见·潼南 | 碧水揽胜 ...
看见·潼南 | 芒种沃 ...
看见·潼南 | 袅袅荷 ...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掌心潼南》
    新闻客户端
    《掌心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掌心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3月起,潼南这些区域全面禁钓!鱼竿收好 ...
钓鱼爱好者们注意啦!禁钓期即将到来,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禁捕水域全面禁止垂钓快把你的“竿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潼南区“兴乡专家团”首批试点镇街基本 ...
·潼南区2025年“兴乡专家团”报名表 ...
·“我申请下河救援”,舒稼铭,好样的! ...
·别让“黑心棉”寒了消费者的心
·借哈尔滨亚冬会之光照亮文旅经济新路径 ...
·全民共筑长城:国安教育亟需下沉与创新 ...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给国漫 ...
乐享生活
·零售药店以“智”破局
·文创对味儿,消费带劲儿(金台随笔)
·午休课桌椅里的成长刻度
·新式茶饮解锁年轻人茶文化新体验
·“中国童装之都”迎开学消费热 智造转 ...
·迎开学,这份健康“锦囊”请收好
·日常美白护肤怎么做?听听协和专家怎么 ...
超市几块钱一袋的巴 ... 做完近视手术不能运 ...
展望2025 乘势 ... 开学季到来 注意防 ...
“哪吒”电影里的中 ... 脊柱错位到底是咋回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举报电话:023-87281015 举报信箱:tnxwzx@cqtn.com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612688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2012-2023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中国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