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员给肉牛投喂天然草料。
工作人员将天然草料运到养殖基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米心镇立足自身优势,以生态肉牛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了集生态养殖、标准化屠宰加工、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振兴之路,让“牛”经济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
饲养员将草料进行再加工。
合作社带动生态养殖“牛”起来
走进米心镇肉牛养殖合作社,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工人忙碌地在牛舍里打扫卫生、添加草料。“我们一直坚持生态养殖,严格把控草料和喂养标准。主要饲喂皇竹草、玉米秸秆和稻草,确保牛肉品质优、口感佳,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基地养殖了西门塔尔、夏洛莱两个品种的肉牛,一共有500多头。”负责人周铁游介绍道。作为当地养殖能手,他多年前看准生态养殖前景,引进优质牛种,钻研技术,科学饲养,并自种牧草搭配天然谷物,保证牛群健康生长。
“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我们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周铁游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生态养牛的队伍中来。目前,已经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参与养牛,年出栏量达到700余头。
竹台村养殖户陈景联是受益者之一,“以前我就是种点地,收入不高。加入了合作社养牛后,学到了技术,还包销路,现在一年能挣好几万元呢,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他笑着道出了许多养殖户的心声。
生态养殖不仅提升牛肉品质,更催生循环农业。牛粪经无害化处理变成优质有机肥,滋养周边农田果园,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促进生态平衡,真正做到了产业增收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屠宰场内对肉牛进行精细分割。
标准化加工品质保障“鲜”速达
生态养牛发展起来后,米心镇将目光投向产业链下游——屠宰加工,努力提升“牛”产业的附加值。记者走进屠宰加工厂内,现代化的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从进场检疫、屠宰、分割到包装,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屠宰加工是品质核心。我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每一块牛肉的品质安全、健康、美味。”工厂负责人蒋廷明强调。专业检疫人员严格把关入场牛只,只有符合屠宰标准才能进入屠宰环节;屠宰过程注重减少牛的应激反应,保证肉质鲜嫩。记者看到,在分割车间内,工人熟练地按牛排、牛腩、牛腱等部位精细分割,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包装车间里,牛肉贴上标签,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放心的牛肉产品。
依托自有工厂保障,产品畅销多地。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设了牛肉直营店50家,并拓展线上销售。“我们的直营店遍布多个城市,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到新鲜、优质的牛肉。我们还提供线上销售服务,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我们当地的生态牛肉。”蒋廷明介绍。
在潼南城区一处门店,店员正热情地向顾客介绍:“您瞧这肉色,多新鲜!今早刚宰的牛,从厂到店全程2至8℃冷链,绝不超过两小时!”顾客满意地挑选了几块牛肉,店员熟练地称重、细心包装。
品质和供应优势转化为市场口碑,“有了自家工厂做后盾,品质和供应都牢牢握在手里,口碑一传开,生意自然红火。以前一天卖半头牛都难,现在两头牛都不够卖!”一名店员说。
合作社带动农户生态养牛。
全牛宴飘香特色餐饮“味”出圈
手握优质原料,米心镇再发力餐饮端,依托全区“一镇一宴”,打造独具特色的“全牛宴”。在“美食美都”全牛宴主题餐厅后厨,主厨师傅正现场烹制招牌菜“火焰牛柳”。“滋啦”一声,裹着金黄蛋液的新鲜牛里脊滑入滚油,香气瞬间弥漫。他一边娴熟地颠锅,一边如数家珍,“牛浑身是宝,每个部位都有其最妙的吃法。牛里脊嫩,爆炒最佳;牛腩肉厚,适合慢炖入味;牛尾胶质丰,煲汤最滋补;就连牛骨髓,稍加处理烤出来,那叫一个香滑!”
在餐厅大堂,食客们赞不绝口:“这牛肉火锅的汤底真鲜!”“牛百叶脆嫩爽口,绝了!”餐厅负责人杜玥微笑着介绍:“我们餐厅用的每一斤肉、每一根骨头,都来自自家合作社和加工厂,源头可控、新鲜直达。从牧场到餐桌,不超过八小时,这‘鲜’字是融到骨子里的。”她指着一份精致的“牛转乾坤”拼盘,“从牛头吃到牛尾,一席全牛宴,不仅吃个新奇丰盛,更是吃一份看得见的安心和地道风味。”
全牛宴不仅丰富了餐饮文化,更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大量市民游客慕名前来品尝,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我是冲着全牛宴来的,这里的‘牛’菜真的很好吃,而且环境也很美。下次我还会带朋友一起来。”游客张先生说。
近年来,米心镇紧扣潼南现代化建设“1132”体系架构,锚定全镇“3138”发展定位及工作目标,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让传统农业跳出“种养卖”的单一循环,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以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形成了“农作物废料饲料化利用、牛粪变为有机肥、有机肥回流农作物”的农牧循环一体化产业模式。同时,以“合作社+农户”带动发展模式,贯通养殖、屠宰加工和餐饮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米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耕生态养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在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上寻求新突破,做好“牛”文章,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带动镇域经济整体跃升,让米心镇的“牛”经济继续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媒体记者 陈俊霖 张杨)
【责任编辑 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