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5日,市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各区县GDP增速数据,潼南GDP增速6.9%、位列全市第3。从“春潮涌动”的一季度到上半年持续保持向上向好势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新部署和市委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交出高分报表。《奔腾向前实干争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从“半年报”看涪江奔腾之势,回顾展示二季度发展成效,激励全区上下锚定目标、乘势而上、争先进位,奋战三季度、夺取全年胜。
潼南高新区。
扫码看更多内容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服务支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争创新地位,潼南以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为蓝图,聚力做大做强“3+3+N”产业集群主引擎,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继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后,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再传捷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列全市第5位,工业投资增长39.4%、列全市第6位,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狠抓主体培育,打造单项冠军
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铬盐行业龙头企业。日前,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发布“2025年重庆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民丰化工赫然在列,并成功入选全市百强重点企业。
走进民丰化工生产车间,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平稳运转,其核心产品铬盐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企业负责人袁代建介绍,公司铬盐产品年产能10万吨,维生素K3产品年产能1500吨。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表面处理、颜料、染料等,赢得了美国通用、德国大众等知名企业的青睐。“近年来,正是区委、区政府政策聚焦与服务保障,让企业得以专注技术攻坚与市场开拓,是‘冠军之路’不可或缺的基石。”袁代建感慨道。
打好“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组合拳,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企业主体培育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弘喜汽车、捷佳泰、聚光新材料、鼎久管道瞪羚企业4家,数量跃居渝西地区首位;新增快思瑞、贝思远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零突破”,数字化车间新增2个。
壮大特色集群,建设产教联合体
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内,崭新的实训车间,新学期又将迎来学生与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一同拆解、检测、维修各类汽车部件。“我们正与多家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标准、培养急需人才。”学校项目负责人介绍。
据悉,汽车后市场市域产教联合体由弘喜汽车牵头,联合潼南高新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共同组建,聚焦报废车拆解、电池梯次利用、新能源汽车“三电”再制造等核心领域,开展政策法规研究、标准制定及技术创新与研发。这种“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模式,为潼南抢占汽车后市场高地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保障。
目前,潼南汽车后市场集聚了近30家汽车再制造企业,链接了一批一流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每年回收利用二手车15万辆以上,形成从汽车回收拆解到零部件再制造的完整产业链,7月获批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至此,全区已累计成功认定电子元器件结构件、化工新材料、柠檬加工、汽车后市场等4个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市前列。
“我们将立足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进一步汇集资源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强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加快推进数字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完善治理服务,不断增强协作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潼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狠抓保障服务,惠企举措取得新实效
“从签约到拿到施工许可,园区落实专班专人跟进,问题能第一时间得到协调,为我们抢出了宝贵的建设时间窗口。”在潼南高新区辰致安奇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指着忙碌的施工机械说。
今年以来,潼南创新升级“11744”招商工作机制,(即1个领导小组、1个现代制造业培育发展主战场、7个产业链指挥部、4个重点区域驻点招商、4个项目重要承接服务产业平台),突出高新区先进制造业“主战场”,加强重点区域与产业链指挥部“点”“线”结合,强化四个产业平台的项目落户服务保障“主力军”作用,形成招商引资“一盘棋”格局。通过强化专员服务,打通项目从洽谈、签约、落地到投产的全流程堵点,构建起“招引-落地-服务”一体化闭环保障体系。
专班服务精准高效,推进项目提速、投资放量。上半年,潼南招商引资新签约探维科技、百伦生物等项目24个,明斯道、凯益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华电、辰致安奇等一批项目加速推进,贝思众远、晶开环保等6个项目正式投产,为工业强区构筑强劲引擎。
“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抓运行促增长、抓集群强根基、抓招商增后劲,集群式壮大‘3+3+N’现代制造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全面提质、全面增效。”区经济信息委主任黄强说。(全媒体记者 马艾)
【责任编辑 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