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面具惊魂”绝非玩笑 道路红线不容“戏耍”
近日,一则“长深高速上有人戴恐怖面具惊吓过路车辆”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据杭州高速交警通报,涉事者为萧山区某校外籍教师Hugo,其在乘车途中佩戴恐怖面具,被同向车辆人员看见,虽未造成交通事故,但严重干扰行车秩序,当事人已被警方严肃批评教育并公开道歉。这场“面具惊魂”,表面是一场闹剧,实则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也为潼南持续推进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再添一剂“清醒剂”。
综合
https://www.cqtn.com/html/col295349.htm
新闻热线:023-44579009 投稿信箱:tnxwzx@cqtn.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  时政 社会 综合  | 专题镇街 部门 外媒   |  酒店 美食 旅游   |  生活 求助 公告   | 视频 |   小编行 听新闻 潼城故事   | 图片 |   数字报 手机报 看潼南APP
高速“面具惊魂”绝非玩笑 道路红线不容“戏耍”
2025-08-29 10:53    潼南网

近日,一则“长深高速上有人戴恐怖面具惊吓过路车辆”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据杭州高速交警通报,涉事者为萧山区某校外籍教师Hugo,其在乘车途中佩戴恐怖面具,被同向车辆人员看见,虽未造成交通事故,但严重干扰行车秩序,当事人已被警方严肃批评教育并公开道歉。这场“面具惊魂”,表面是一场闹剧,实则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也为潼南持续推进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再添一剂“清醒剂”。

高速公路上,车速动辄每小时百公里以上,任何一瞬间的分心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视频中那张一闪而过的惨白面具,就像一道突如其来的视觉干扰,强烈冲击其他驾驶员的注意力,极易引发操作失误甚至严重事故。正如潼南区公安局交巡警在日常宣传中不断强调的:“分心一秒,危险万分。”无论是低头看手机、伸手取物,还是戴恐怖面具“戏耍”,都是在拿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冒险。

杭州警方对此事的处置值得肯定。他们没有因为“未发生实际事故”而放宽标准,而是迅速锁定当事人,依法予以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公开道歉。这种“安全无小事,违法必究”的执法理念,与潼南一直倡导的交通安全管理原则高度契合。在日常工作中,潼南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无论是城区路口对电动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的劝导,还是乡镇道路上对农用车违规载人的制止,都体现出对微小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因为每一次宽容都可能埋下事故的种子。

该事件也反映出部分交通参与者对安全风险的漠视。随着潼南城乡路网不断完善,高速、国省道与农村公路交叉贯通,车流人流量显著增加,更需要每个人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类似的风险行为并不罕见:曾有村民突然横穿国道致车辆紧急避让引发追尾,也有驾驶人在高速上抛洒物品险酿事故……这些行为的本质与“面具事件”相同,都是将个人随意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

警方“宽严相济”的处理方式,既教育了当事人,也借助舆论关注有效警示了公众,这与潼南采用“接地气”方式开展宣传的做法不谋而合。近年来,潼南持续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通过方言短视频、田间宣讲、案例展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交规常识,提升大众安全意识。

这起发生在杭州的个案,为潼南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敲响了警钟——交通安全没有旁观者,更没有“玩笑”可言。无论是行驶在渝遂高速潼南段,还是穿梭于乡村小道,无论是驾驶人、乘客,还是行人,都应当牢记“规则就是生命”。潼南持续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正是希望将“敬畏规则、文明出行”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从源头预防事故的发生。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潼南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区的进程中,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更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保障。唯有每个人都摒弃“侥幸心理”,守住“安全底线”,才能让城乡道路更畅通、出行更安心,真正让“平安”成为潼南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色。(卫平)

【责任编辑 郭星】

相关新闻:
看见潼南 | 杨闇公同 ...
看见潼南 | 双江古镇
看见潼南 | 江堤城韵 ...
看见潼南 | 碧水城韵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掌心潼南》
    新闻客户端
    《掌心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掌心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3月起,潼南这些区域全面禁钓!鱼竿收好 ...
钓鱼爱好者们注意啦!禁钓期即将到来,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禁捕水域全面禁止垂钓快把你的“竿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潼南区“兴乡专家团”首批试点镇街基本 ...
·潼南区2025年“兴乡专家团”报名表 ...
·“我申请下河救援”,舒稼铭,好样的! ...
·别让“黑心棉”寒了消费者的心
·借哈尔滨亚冬会之光照亮文旅经济新路径 ...
·全民共筑长城:国安教育亟需下沉与创新 ...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给国漫 ...
乐享生活
·迎开学,这份健康“锦囊”请收好
·日常美白护肤怎么做?听听协和专家怎么 ...
·“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 ...
·家装的“坑”,如何“避”如何“治”( ...
·3D打印神经支架可用于修复脊髓损伤
·逛实体店 把精彩装进购物袋
·脑科学研究有了“彩色视窗”
超市几块钱一袋的巴 ... 做完近视手术不能运 ...
展望2025 乘势 ... 开学季到来 注意防 ...
“哪吒”电影里的中 ... 脊柱错位到底是咋回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举报电话:023-87281015 举报信箱:tnxwzx@cqtn.com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612688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2012-2023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中国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