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我为潼南区“十五五”发展献一策系列活动,推出“社会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专题,广泛征集建议。征集期间,收到涵盖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重点群体关爱、商业配套、城市建设等领域的众多意见建议。每一条建议都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和思考,体现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我区发展的深切关怀。本期《建言献策》选登部分优质留言供决策参考。 文化体育方面 网友李家新: 建议在潼南修筑现代化室内大型体育场馆。近年来,潼南文旅发展迅猛,但现有体育设施已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文旅角度来看,现代化场馆可丰富业态,如遂宁体育中心通过承办赛事、演唱会等活动,带动周边消费,成为城市名片。潼南建成后可举办大型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助力文旅升级。从群众健身来看,全民健身热潮下,区内现有设施显不足。合川体育中心2024年开放后单日最高接待超5000人次,有效解决“约场难”。潼南场馆可提供多样专业空间,满足不同群体健身需求,提升全民体质。从体育运动来看,场馆能承办高规格赛事,如合川体育中心承担市级运动会主赛场职能,可提升潼南体育影响力,助力人才培养。 网友英雄: 希望积极挖掘梓潼街道老城区核心历史资源,以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微更新等方式,将老城的历史文化禀赋,红色抗战文化、家孝文化、涪江流域文化以及潼南土特产品、一镇一宴等元素融入其中,打造潼南文旅新的地标。 医疗卫生方面 网友好风景: 建议提档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水平。要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强化乡镇卫生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赋能诊疗诊治、健康管理等。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或引进,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网友张小兵: 建议在凉风垭片区规划建设一个医养结合为特色的梓潼卫生院,搬迁原老中医院处的梓潼卫生院,彻底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为凉风垭片区7万余名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 重点群体关爱方面 网友周小周: 建议关注农村少年儿童寒暑假期间的看护和教育问题,解决寒暑假期间留守儿童“看护难”,建议由镇街支持、村委会社区开展寒暑假公益托管服务先行试点,并招募志愿者加入托管教育服务队伍,多维度护航农村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网友遇淑淋疯: 城区人口集中的大型楼盘,特别是江北版块应加快社区养老服务布局,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可以用好幼儿园资源开展养老和托育,服务“一老一小”。 商业配套方面 网友小王: 随着潼南电力高专的建成投用,万名师生的到来为我区注入了年轻活力,也是潜在的消费力。建议强化青年群体消费偏好调研,积极引进适应青年群体的饮食、娱乐、休闲等消费品牌,持续优化消费资源供给,推动消费升级,促进释放消费潜力。 网友达达: 当前,我区商圈业态种类不丰富,品牌层级较低,缺乏现代化大型商业综合体,导致我区潜在消费力外流(例如,部分群体大多选择周末前往主城购物消费)。建议优化商业布局,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沉浸式体验、社交化商业等新兴业态,提升商业服务业态能级,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让群众能够在潼消费、愿意在潼消费。 城市建设方面 网友鲤鱼: 建议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统筹协调布局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等服务资源,优先在隆鑫、外滩等人口密集区域配置群众急需紧缺资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舒适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网友李家新: 建议优化夜晚涪江两岸灯光布局,结合涪江自然景观与沿岸文旅节点,打造层次分明的灯光体系。如用暖光勾勒河岸轮廓、用动态灯光点缀桥梁(例如东升大桥桥体拱形部分可添加灯光)与标志性建筑;在沿岸增设特色灯光小品、互动灯光装置,并联动周边商业体延长夜间营业时间,推出夜间市集、灯光秀等活动,让涪江夜景成为激活夜经济的“引擎”,提升城市夜间活力与文旅吸引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感谢各位网友对潼南社会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心支持。区发展改革委将对收集到的所有建言进行梳理研究、充分吸纳,努力将其转化为推动我区社会民生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务实举措,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幸福、和谐的家园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