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场|山水之城的“绣花”答卷
新闻热线:023-44579009 投稿信箱:tnxwzx@cqtn.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  时政 社会 综合  | 专题镇街 部门 外媒   |  酒店 美食 旅游   |  生活 求助 公告   | 视频 |   小编行 听新闻 潼城故事   | 图片 |   数字报 手机报 看潼南APP
渝论场|山水之城的“绣花”答卷
2025-09-26 09:54    

清晨8点,戴家巷崖壁步道上,68岁的周淑芬正牵着孙子散步,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远处嘉陵江吹来阵阵江风;

中午,民主村社区,李治萍和她的姐妹们相约来到社区食堂就餐,糖醋排骨、烧白、干煸青椒……点菜区林林总总摆满3三十几道蒸菜;

傍晚,解放碑地下环道的5G导航正指引出租车司机张宝峰精准停进车库……

类似的幸福日常,在重庆的街头巷尾不断上演。2024年,重庆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并在2024年的绩效评价中获评全国A档。

这座以山水为骨、烟火为魂的城市,正以“绣花”功夫,将城市更新的温度织进每个角落。

重庆城市风光。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重庆城市风光。第1眼TV-华龙网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01

点面织网

从微更新到片区活化的“空间革命”


重庆的城市更新,首先是一场精准的“空间革命”。

嘉陵江畔,垂直落差约60米的陡坡上,戴家巷崖壁步道蜿蜒盘旋。步道上方繁华的商业街区,人来人往。

过去,这里曲折幽深,临江崖壁杂草丛生,悬崖上下无路通行,居民下崖,只能绕道,极为不便。

重庆对戴家巷实施城市更新时,并没有在街巷内进行大拆大建,而是针对痛点,采用类似中医针灸的疗法进行“微更新”——对阶梯巷道进行了整治和扩宽,新建崖壁步道1100米,形成吊脚楼畔、峭壁黄葛等6处景观及5处观景平台。

数据显示,改造后,戴家巷常住人口增长80%,40余户特色小店入驻,临街底商租金提高8到10倍,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向立体要效率,让每一米落差都有了价值。

作为全国首个在繁华中心城区地下建成并具有通行、停车、人防功能的环道工程,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内,LED屏实时显示各车库剩余车位,5G导航精准到“第几层第几区”。

“以前在解放碑找车位,绕半小时是常事,现在从进环道到停好车,最多5分钟。”在解放碑较场口大元广场上班的李梦笑着说。

“环道把7.5公里地下空间与28个车库的2.3万个停车位连起来,分流了地面30%的车流量,释放了地面道路空间,缓解了交通压力,极大提升市民和游客出行体验。”市住房城乡建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城市更新项目。受访单位供图
渝中区解放碑地下环道城市更新项目。受访单位供图

抓好一个个“小切口”的改造,将其连点成线再成面,这种系统思维的空间重构,让山城大街小巷“大变样”。

“以前江边杂草丛生,现在成了散步遛娃的好地方!”重庆市珊瑚公园内的“市民大草坪”是王女士和孩子周末的“必打卡地”。这座建于1997年的老公园,承载着无数老重庆人的儿时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园因老化与破损逐渐在大众的视野中消失。

2020年,随着重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的启动,珊瑚公园也迎来了综合改造的契机。

如今,再入珊瑚公园,4.23公里亲水步道贯通,分层蓄绿技术破解汛期植被难题,1万平方米历史建筑修缮活化,吸引118种鸟类栖息,并成功入选第一批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

“这是城市核心区滨水存量空间复兴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我们加快推进109公里岸线治理提升的一个缩影。”市住房城乡建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住建委将加快推进30个整体提升项目,强化滨江岸线和慢行系统建设,做靓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滨江风景线。

用轻巧的“针灸”激活沉睡的资源,用系统的思维连接孤立的单元,“水边—岸上—腹地”连贯且具特色的城市界面正让重庆实现移步异景。

02

软硬兼修

民生底线与文化高线的“双重守护”


城市更新的温度,体现在硬件升级的细节里,亦藏在软件服务的肌理中。

沙坪坝区新生村社区的智能停车场里,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刚停好车,正拿着保温杯接热水:“以前这是棚改剩下的‘烂地’,现在改成停车场,15分钟内免费,正好够我们休息、接水,太方便了。”

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将车位从68个扩容到175个,并配备智能停车系统、移动支付终端、24小时监控及照明设施。“停车场投用后,不仅缓解了居民停车压力,还优化了滨江路的沿线秩序,让过去因餐馆集中而导致的占道停车、交通堵塞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几公里外的红星亭坡小区,爱“宅”在家的老人们,越来越愿意走出家门了。

这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依山而建,地势高差30米,有居民楼7栋1000余人,其中残疾人25人、老年人495人。因为小区内坡度大、台阶多,老年人、残疾人出门非常不方便。

随着中山二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二期红星亭坡EPC项目的启动,一场让“老房子”变成“好房子”的空间革命拉开。

新建公共电梯5台、无障碍折叠型通道1处,对梯坎狭窄坡度高、无法修建无障碍坡道的地方设置了3台爬楼机,为方便居民出行,彻底打通小区所有的坡坎,真正实现了“无障碍到家门”。

这仅仅是重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启动改造老旧小区9916个、2.22亿平方米,惠及居民232万户;累计同步改造提升养老托幼、农贸商超、社区食堂、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1.09万余处,新增停车位6.4万余个,加装电梯6840余部。

中山二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二期红星亭坡EPC项目。 受访单位供图
中山二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二期红星亭坡EPC项目。 受访单位供图

硬件改造筑牢民生底线,文化服务的“软实力”也在同步提升。

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书院,这个诞生于老旧小区的社区文化空间,也是渝中区图书馆社区分馆之一。

“以前院落里电线、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看上去既拥挤又凌乱,是大溪沟片区‘脏乱差’问题较突出的院落。”居民张晴回忆,经过改造后,院落焕然一新,成为区内第一家社区图书馆。

目前,人和书院有各类藏书、杂志、期刊6000余册,内容丰富,选择多样。整个书院共分上下三层,可提供座席90余位,二楼除了作为阅读室来使用,还举办讲座、文化沙龙、艺术培训等活动,为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添姿增彩。

2024年1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就被纳入全市“三个一批”重大改革事项。一年多来,公共文化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与温度渗透进市民的日常生活。

今年3月24日,在全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9年,全市“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全覆盖。15分钟,正在“圈”出家门口的文化“花园”。

这条软硬兼修的更新之路,正让山城在便捷与诗意中迈向未来。

人和书院。受访单位供图
人和书院。受访单位供图

03

形神共铸

历史肌理与现代业态的“共生共荣”


“造房子”更要“造家园”、“改形态”更要“续文脉”,重庆的城市更新始终坚守历史文化保护底线。

沿着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内青灰石板路漫步拾级而上,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赭红色的三层楼西式别墅诉说着百年洋行的故事。

这座依山地地形而建的历史公园,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立德乐洋行旧址群为基础,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顺应山地地形复绿建筑旧址,形成以历史文物建筑为中心、山林掩映的建筑群。

很难想象,这座集结了近50个特色商家、引进首店30多家的复合型公园,就在几年前,还是残垣断壁的破败模样。

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受访单位供图

2020年,南岸区市属运营管理企业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实施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城市更新项目,保留城市印记,打造城市文化空间和消费新场景。

“通过专业化运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市场化经营主体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投资、建设、管理、招商、运营和维护一体化运作,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和消费活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风貌保护+产业导入”的模式,让历史遗存真正“活”了起来。2024年,该项目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可复制经验清单。

事实上,自1891年开埠以来,重庆便开始了长达130多年的工业发展历程和探索实践,积淀了包括厂房仓库、办公建筑、生产设备等在内的大量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在原厂搬迁或合并后,不少都成了城市里“沉睡的空间”。

如何让工业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对此,重庆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为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完善的规划设计,并启动了市级工业遗产认定申报。

一个个沉睡的工业“锈带”蝶变为充满活力的生活“秀带”和发展“秀场”。

作为中国近代兵工发源地,江北区大石坝片区的洋炮局遗址以“海派风情+山城特色”开启新生。

洋炮局1862主题公园。受访单位供图
洋炮局1862主题公园。受访单位供图

据悉,洋炮局1862项目是重庆市第一批入库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一期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更新区内,29处文物建筑与防空洞群构成时空隧道,全息天幕还原李鸿章创办松江洋炮局的历史场景,坦克模型与网红餐饮形成反差美学。

同时,临江打造的1.3公里观景长廊,串联起抗战时期第十兵工厂遗址与现代滨江休闲带,游客既可触摸锈迹斑斑的车间铆钉,也能在江畔露营基地欣赏两江夜景。

曾经的工厂虽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并未随之消失。通过城市更新,为工业遗存注入文旅新业态,不仅能为城市留住记忆,更能为文创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04

能级跃升

治理创新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社区来了合伙人!”

在渝中区石油路街道石油路社区,一场治理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走进二普小区,610平方米的闲置房经过改造,变身社区综合服务体,食堂助餐、老年大学、社区康养、新就业群体等服务样样俱全。

这里从前是中石油的一处闲置办公用地,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如今,已经成为石油路社区“服务阵地综合化”的典型范例。

这背后离不开“社区合伙人”——重庆牧有货绿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参与,什么是“社区合伙人”?“社区合伙人”是指在党组织引领下,由多元主体(如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通过资源整合与协作,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的创新模式。

石油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基层治理新模式,将社区被动“服务对象”转化为主动参与发展的“合伙人”,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随着“合伙人”的增加,现在的石油路社区步行15分钟左右,既有党群服务中心、医疗护理站、友好驿站、社区食堂、修鞋铺等便民服务,又有咖啡小馆、文创空间等时尚消费新场景,“老社区”里生长出的“新生活”让居民们交口称赞。

社区经济激活城市活力。受访单位供图
社区经济激活城市活力。受访单位供图

社会资本的参与,更破解了“重建设轻运营”的难题。

每到节假日,重庆市江北区渝北社区的街巷,总是洋溢着蓬勃生机。

文创店铺前,游客们穿梭其中,驻足挑选心仪的商品。街边的咖啡馆里,居民们悠闲地享受着午后时光。

这一片繁荣景象,是社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渝北社区隶属于观音桥街道,毗邻商圈,辖区内商贸企业林立,拥有丰富的商业资源,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3年,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开展,江北区渝北社区试点建设项目入选,项目主要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投入、国企资源投入等政府投入为主的方式推动。

试点建设过程中,社区引导社会主体进行底商业态升级,并新增吸引文创商业等约80家自发入驻,带动社会投资共约6189万元。

“社区经济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居民张大爷笑着说道,“以前社区里有些闲置的地方,现在都被利用起来,开了新的店铺,不仅环境变好了,我们还能在这里找到一些兼职工作,增加了收入。”

戴家巷崖壁步道。受访单位供图
戴家巷崖壁步道。受访单位供图

夕阳西下,戴家巷的崖壁步道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游客们举着手机拍摄江景,商户们忙着准备晚餐高峰;解放碑地下环道里,车辆有序进出,商圈的霓虹灯逐渐亮起——

这座山水之城,正用“绣花”功夫,将城市更新的故事写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写在市民脸上的笑容里。

第1眼TV-华龙网

相关新闻:
看见潼南 | 新胜秋韵 ...
看见潼南 | 金丝楠木 ...
看见潼南 | 农科城韵
看见潼南 | 秋分
微发布
手机台
新潼南
潼南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潼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潼南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潼南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潼南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媒体推广
  • 潼南数字报
    潼南数字报是潼南报社承办的潼南日报网,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点击进入】
  • 重庆潼南
    手机报
    手机报是服务大众的“掌上党报”。工作日17:30发送,方便实用。
    【点击进入】
  • 《掌心潼南》
    新闻客户端
    《掌心潼南》APP全面升级 全新体验!爱潼南,就请关注《掌心潼南》!给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资讯!
    【点击进入】
潼网小编行
3月起,潼南这些区域全面禁钓!鱼竿收好 ...
钓鱼爱好者们注意啦!禁钓期即将到来,3月1日0时起至6月30日24时,禁捕水域全面禁止垂钓快把你的“竿 ...[详细]
潼城故事
别口:产业发展结硕果精准帮扶解难题
“我在村里的花椒基地务工,一个月至少挣个两三千块钱不成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近日,别 ...[详细]
新闻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敬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帮您出谋划策或协调相关部门帮您解决。
·潼南区“兴乡专家团”首批试点镇街基本 ...
·潼南区2025年“兴乡专家团”报名表 ...
·“我申请下河救援”,舒稼铭,好样的! ...
·别让“黑心棉”寒了消费者的心
·借哈尔滨亚冬会之光照亮文旅经济新路径 ...
·全民共筑长城:国安教育亟需下沉与创新 ...
·《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给国漫 ...
乐享生活
·让医疗资源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长假后,如何调整饮食(服务窗)
·“大家健健康康,我就更有干劲!”(民 ...
·致敬付出 关爱医者(编辑手记)
·沈阳24家三级公立医院试点免陪照护
·为澳门医疗事业带来新动能
·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
超市几块钱一袋的巴 ... 做完近视手术不能运 ...
展望2025 乘势 ... 开学季到来 注意防 ...
“哪吒”电影里的中 ... 脊柱错位到底是咋回 ...
潼南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举报电话:023-87281015 举报信箱:tnxwzx@cqtn.com
主办:中共潼南区委、潼南区人民政府 承办: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融媒体中心
地址: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兴潼大道82号 邮编:402660 联系电话:023-612688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渝ICP备1200537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22302000101号
CopyRight © 2012-2023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业务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中国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