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和关爱。作为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区人大代表,多年来,胡锦超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专业法律知识与法治精神带进校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司法蓝天。 “成年人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同成年人相比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使行为失范。”胡锦超说,青少年开展及时有效的法治教育既关乎青少年个人的顺利成长,也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为此,胡锦超深入我区各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小公民法律课堂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据统计,2023年,胡锦超为我区20余所中学,2万余名中学生讲授“预防犯罪、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同时,去年11月,胡锦超还组建了以女法官为主要成员的讲师团,前往15所小学,为六千余名小学女童讲授“预防性侵犯罪”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的发展。 胡锦超告诉记者,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从事了多年的审判工作和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让他意识到,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虽然各所学校都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这类的课程,也开展了相应的法治教育,但还存在相关内容浅显,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等情况,因此部分学校依然长期存在青少年结伙盗窃、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现象。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是推动发展的关键。针对在审判工作和普法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他建议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重要的教学任务,配备专业、充足的师资力量,开发优质的课程,安排必要的课时,并通过适当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许多学校法治教育课程依然以说教式、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趣味性、互动性和思考性。”因此,他建议学校开展形式丰富的法治教育活动,如安排专家讲座、观看法治电影、组织学生前往法治教育基地、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实地研学等方式,让法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实际、富有成效,以青少年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让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有用的法律知识。 胡锦超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老师对于一些比较调皮的困境青少年找不到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便认为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法治教育。但该类困境青少年尤其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如果任由其随波逐流、自生自灭,则会成为整个社会平安稳定的潜在隐患。 “因材施教是确有必要的。对于这类不服从管教、有苗头性问题的困境青少年,我认为更是应当适当地将教育资源和力量向他们倾斜。要分析每一名困境青少年的成因,联合当地村社、妇联以及公、检、法等未成年人保护成员单位共同对困境青少年开展教育、帮扶,通过法治教育将困境青少年拉回正常的人生轨迹,才能避免他们不经意间走上犯罪道路以及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胡锦超说。 “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法官,我一直都关注着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我将把履职和本职结合起来,让自己的建议更专业、更到位。同时,我也将在司法服务中,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法律的阳光普照校园,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胡锦超表示。(全媒体记者 邓瑜欣 唐苠涵) 【责任编辑 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