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网讯(全媒体记者 徐利 通讯员 何臣宇)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近年来,潼南区多部门协同合作、精准发力,大力推动节水护水理念深入人心,让这一理念在全区上下蔚然成风,绘就了一幅水与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绿美生态画卷。在这其中,潼南税务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节水护水工作的一支关键力量。
重庆市潼南自来水有限公司承担着潼南城区的生活和工业供水工作。“漏损率如何设置、水费会不会涨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公司财务负责人樊灵楠表示,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后,由于政策专业性强,税务工作人员及时上门辅导,除了对申报的计税依据、税额标准、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讲解外,费改税后还设置了合理的漏损率,企业的正常生产用水成本并未因改革而增加。
樊灵楠算了一笔明细账:“以第一个征期为例,我们240万立方米的用水量,综合漏损率可以让我们节省约2.6万元的税款,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节约下来的税款,我们可以投入到设备改造中,进一步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发展与水资源保护的双赢。”
随着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工作的全面实施,水资源税试行从量计征,根据不同区域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等差异实行差别税额,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激励水资源集约利用。潼南税务局严格按照“税务征管、自主申报、水利核量、联合监管、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征管模式,加强与水利部门的涉税信息交互共享,不断完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全区34户企业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水资源费改税宣传辅导活动。税务工作人员定期深入企业车间和生产线,实地了解企业的用水情况,及时、准确地为纳税人解答各类涉税问题,助力企业顺利实现水资源费改税的平稳过渡。
“税务工作人员及时的上门辅导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在费改税过程中实现了‘无感转换’,没有因为政策变化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重庆市万利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办税人员陈媛媛感慨表示,在水资源费改税政策实施初期,企业对于申报和缴纳流程存在一定的担忧,尤其担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申报错误,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水资源费改税后,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对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减征水资源税;对取用水量超过许可水量的部分,按适用税额的2倍征收水资源税。这样的政策导向,极大地增强了企业节约用水的意识和动力。“通过这些政策,我们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促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节水措施。”陈媛媛告诉记者。
为更好帮助企业平稳度过水资源税改革“新手期”,确保企业懂政策、知操作、会申报。潼南税务局设立辅导专窗及辅导岗4个,为企业提供水资源税政策咨询、申报表填写辅导、流程引导等贴心服务。同时,利用征纳互动平台,及时解答纳税人咨询求助,辅导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等办理申报业务。目前,已帮助12户企业解答疑难14个。
“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税治水,释放绿色税收的调节作用,把税惠红利转化为企业逐绿而行、向绿而兴的强劲动力,鼓励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用水效率,引导企业既算经济账又算环保账,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的良好风尚。”潼南税务局副局长张长春说。
【责任编辑 关羽】